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生活中的物理] 跳高为什么采用背越式

[复制链接]

跳高时,在助跑至最后一步,身体就具有一定的动能。怎样争取把动能转为较多的势能,并越过较大的高度呢?

跳高时,身体在离地瞬间,就具有一定的动能。这份动能在离地之后,就变为势能。当达到最高点时,原有的动能就大部分变为势能mgh,其h就是身体重心增加的高度。

当运动员的起跳腿离地之后,身体重心就以抛物线运动。身体各部分不论怎样用力,都属于内力而不是外力,不能再增加重心飞越的高度。采用特别的姿势过杆,只是为了缩短身体重心最高点和横杆的距离y,以增加过杆的高度H,如图所示。图中h0为未跳之前身体重心的高度。

右图表示小孩子跳高的竖直姿势,其重心高出横杆太多(y太大),能跳过横杆的高度H就远小重心的高度,成绩就大打折扣,至为可惜。

反之,像左图,是“背越式”过杆,使身体的重心尽量接近横杆(y尽量小),甚至低于横杆,就可以争取较大的H。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Powered by 5wangxiao

© 2007-2021 5wangxiao.Com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