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2017-2018学年七年级历史新人教版上册同步:第2单元 第4课 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

[复制链接]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
下列史实,标志着我国世袭制代替禅让制的是(   )
A.尧传位于舜                       B.舜传位于禹
C.禹传子,家天下                      D.启打败有扈氏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
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纣,建立周朝后,定都在(   )
A.牧野       B.镐京       C.洛邑       D.殷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
   周幽王为博妃子一笑,竟屡次“烽火戏诸侯”。最初几次,诸侯都会带兵前来,保卫周王。
诸侯这样做,与下列哪一制度有关(   )
A.宗法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大人世及(世袭)以为礼。”
《礼记》里的这段叙述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商汤灭夏     B.尧传位给舜     C.舜传位给禹     D.禹传位给启?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
   《左传》曰:“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这一史料反映西周的社会制度是(   )
A.禅让制     B.王位世袭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
如下图所示,镐京与曲阜的关系是(   )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A.王都与封国都邑                      B.均为封国郡府
C.王都与郡府                        D.均为郡府

※题型:连线题※知识点:连线题※试题难度:中等
将下列朝代与相应的建立者、暴君连接起来。(1)汤          夏朝      纣(2)武王      商朝      桀(3)禹           西周      周厉王

※题型:读图题※知识点:读图题※试题难度:较难
读下图,回答问题。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1.请写出西周的都城A:。 
2.请写出周武王与商纣王交战的地点B:。 
3.西周的统治区域比商朝更大,为了控制全国广大地区,统治者采取了什么制度?
4.请写出图中1—5所代表的封国的名称。

※题型:材料题※知识点:材料题※试题难度:较难
阅读下列示意图,回答问题。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1.图1中①②处分别应填写的制度和人物是什么?
2.我国古代社会由世袭制代替图1中的①制度,有人认为这是历史的进步,也有人认为是历史的倒退,谈谈你的看法。
3.图2反映了我国什么时期实行的一种什么制度?此制度实行的目的是什么?
4.请写出图2中反映的此制度的主要内容。此项制度的实行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题型:材料题※知识点:材料题※试题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
   材料二
禹建刑法,百姓不敢僭越。禹组军队,外夷不敢小觑。禹修城池,边防得以巩固。禹纳贤才,内政得以贤明。禹疏河道,百姓无不爱戴。禹战三苗,宇内无不拥护。
请回答:1.材料一中这种“天下为家”的局面是从何时、何人开始的?
2.这一朝代最后一个君主是谁?其灭亡的原因是什么?
3.阅读材料二,哪些方面表现出夏此时已经具有国家的雏形?

※题型:材料题※知识点:材料题※试题难度:较难
历史总会留下一些遗迹,这些遗迹就成为我们探究历史古风遗韵的重要依据,请结合下列资料进行相关问题的探究。
【遗址中的历史】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文物中的历史】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1.图1遗址经考古学家认定,是夏朝的都城,请你说出此都城的名称。如果将此都城复原,除了城堡、宫殿外,还会有什么国家机构?试分析夏朝国家机构的性质。
2.图2为殷墟遗址,此遗址是哪一个朝代的都城?与哪一位国王迁都有直接关系?此次迁都的原因是什么?
3.图3中的文物腹内底部铸有铭文,记载了周武王伐纣的史实。周武王打败商纣王的战役发生在哪一年?地点在哪里?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这次战役的结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Powered by 5wangxiao

© 2007-2021 5wangxiao.Com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