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2017-2018学年八年级历史部编版版上册单元综合:第8单元 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

[复制链接]

年份
新建商办企业
新投资总额
数量(家)
年平均增长数(家)
新投资(万元)
平均增长(万元)
1901-1911年
326
30
8620
783.7
1912-1919年
470
60
9500
1187.5

①帝国主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经济的掠夺②海外华侨竞相投资③辛亥革命的推动④南京国民政府采取的激励措施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1913年北京政府发布临时大总统令,宣布凡是清朝“保护兴业各法令,对于民国国体没有抵触的,仍然适用,还要求对所有商办公司进行保护和维持。
这一规定(   )
A.激励了张謇弃官回乡办企业
B.表明北京政府决心铲除三座大山
C.加剧了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
D.有利于近代民族工业的持续发展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势力的闯入,近代文明也传入中国,中国社会发生了一系列变化。
下列史实不符合这一变化的是(   )
A.1877年在上海租界内首先使用了电话
B.1905年清政府宣布废除科举考试
C.出现了学习宣传西学的魏源和严复等思想家
D.人们见面称呼“大人”“老爷”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近代以来,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方式和文化生活也在发生着变化,关于以下三幅图说法不正确的是(   )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A.图一反映的是创办于北京的近代中国最著名的中文报纸
B.图二反映的是近代中国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
C.图三反映的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
D.三幅图都反映了历史的进步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容易
下图是某同学复习科举制度时制作的历史知识卡片,其中错误的一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20世纪以后,中国的文艺创作空前繁荣。
下列作家及其作品搭配错误的是(   )
A.鲁迅——《阿Q正传》               B.郭沫若——《女神》
C.茅盾——《雷雨》                D.老舍——《骆驼祥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愚公移山》是中国古代寓言故事,讲述了愚公不畏艰难,坚持不懈,挖山不止,最终感动天帝而将山挪走的故事。
抗战时期,以此为题创作了鸿篇巨作《愚公移山》的画家是(   )
A.徐悲鸿     B.齐白石     C.曹禺       D.茅盾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抗日战争期间,一批振奋民族精神的艺术作品广为流传。
下列作品不属于此范围的是(   )
A.《愚公移山》                     B.《义勇军进行曲》
C.《黄河大合唱》                    D.《狂人日记》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
20世纪30年代中期,在中国大学生中传唱着许多歌曲,这些歌曲有一个共同的主题是(   )
A.歌唱祖国     B.追求理想     C.抨击时弊     D.抗日救亡

※题型:材料题※知识点:材料题※试题难度:中等
   张謇是中国民族工业的开拓者,下面让我们一起追随某电视台的报道,通过对张謇人生历程的了解,来认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艰难历程。
   材料一闻知天下他(如图人物)41岁的时候,终于得中一甲第一名状元,被授以六品的翰林院修撰官职。喜讯传到家乡不久,他父亲就撒手人寰,按清朝规矩,他得在家守制3年。1898年他到北京销假,此时正值“百日维新”时期,他的恩师翁同龢被罢官,心知官场险恶难测的张謇,决心远离官场,走上实业之路。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材料二财经报道
   据某电视台报道,19世纪末20世纪初,他创办了18个企业,参与了9个公司的投资。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张謇的南通大生纱厂等企业发展很快:仅大生纱厂一、二厂,到1912年,就获利白银1600多万两,其中的2/3都是大战期间获得的。这样丰厚的利润,在旧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史上是空前的。
   材料三实话实说
   张謇先生因病去世,他的企业也随之衰落。对此,人们如是说:
   胡适:张季直(张謇)先生在近代中国史上是一个很伟大的失败的英雄,这是谁都不能否认的。他独立开辟了无数新路,做了三十年的开路先锋,养活了几万人,造福于一方,而影响及于全国。
   丁文江:数年前余在美时,美前总统罗斯福死后,凡反对之者,无不交口称誉。今张先生死,平日不赞成他的人,亦无不同声交誉。
1.他为何弃官而兴办实业?
2.张謇创办的企业,在哪一时期发展很快?为什么?
3.上述两位人物是如何看待张謇的?胡适称张謇的失败是“开辟的路子太多,担负的事业过于伟大”。你认为20世纪20年代中期,张謇的企业走下坡路的原因是什么?
4.张謇的企业由盛而衰的事实说明了什么问题?

※题型:材料题※知识点:材料题※试题难度:中等
   近代旧式学堂与科举制度不利于人才的培养和选拔,没有现代的传媒手段,也阻碍了社会的发展和成熟,因此改革和创新势在必行。请你结合相关知识,完成探究任务。
【史料说史】
   材料此事乃吾国数千年中莫大之举动,言其重要,直无异古者之废封建,开阡陌。
——严复对废科举的评价
【图片展史】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1.为什么说废除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件大事?
2.图一报纸创刊于哪一年?它有什么地位?
3.图二是1897年在上海创办的文化出版机构,它的名字叫什么?在当时该出版机构主要出版哪些书籍?
4.随着当今大众传媒工具的不断普及,人们能够了解很多信息,特别是新闻时事,你认为这些传媒在发布信息时,应共同遵循的原则有哪些?有人说大众传媒是一柄“双刃剑”,你认为对吗?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下表是中国近代前期商办企业统计表:统计表中数据发生变化的原因有(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Powered by 5wangxiao

© 2007-2021 5wangxiao.Com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