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江西省高安市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复制链接]

时间
粮食产量
人均口粮
人均收入
1976年
35000斤
230斤
32元
1979年
132300斤
800斤
200元

A.生产方式的改革                  B.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实行
C.对外开放政策的实行                D.科学技术的进步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20世纪80年代,走出国门的中国人发现,泰国至少领先中国30年;30年后,中国人再次发现,泰国已至少落后中国20年。
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  )
A.中、泰两国社会制度不同                B.科技革命的推动
C.中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D.中国实行改革开放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
“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如果现在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
邓小平讲这段话的历史场景是在(   )
A.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C.南巡讲话                      D.中共十二大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1990年初,邓小平说:“我的一个大失误就是搞四个经济特区时没有加上上海……浦东如果像深圳经济特区那样,早几年开发就好了。”
下列邓小平的著名论断中,最能体现这一思路的是(    )
A.“发展才是硬道理”
B.“革命和建设都要走自己的路”
C.“摸着石头过河”
D.“胆子更大一点,步子更快一点”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下图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的变化,其中与1959~1964年相对应是(  )
A.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B.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C.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D.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题型:判断题※知识点:判断题※试题难度:中等
习近平总书记说,学习焦裕禄时我上初中,当时政治课老师读报,读着读着便哽咽了,听着听着我们也流泪了。总书记接着说,焦裕禄精神是永恒的。焦裕禄被誉为“党的好干部”。(   )

※题型:判断题※知识点:判断题※试题难度:中等
农业政策的调整关乎国计民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农业合作化运动极大地解放了农业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大发展。(   )

※题型:判断题※知识点:判断题※试题难度:中等
《中国共产党历史》一书指出:为了避免“大跃进运动”一类历史悲剧在我国重演,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从组织上和制度上采取措施,禁止任何形式上的个人专断,坚持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   )

※题型:材料题※知识点:材料题※试题难度:中等
 材料一
50年代,苏联著名桥梁设计专家西林来到中国,帮助中国修建武汉长江大桥。当这位桥梁专家在1996年去世后,人们惊奇地发现,在他的墓碑后面,刻的就是著名的武汉长江大桥。
――摘自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
 材料二
敏锐地把握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趋势和要求,因地制宜地进行改革开放,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也是一个国家走向富强的必由之路。
——中华书局《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请回答:
1.根据所学知识和材料一回答,武汉长江大桥建成的说明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得到了哪一个国家的帮助?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始终坚持的方针是什么?
2.根据所学知识和材料二回答,20世纪80年代我国农村改革的主要内容和作用各是什么?

※题型:材料题※知识点:材料题※试题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废除地主阶级的封建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材料二
土地改革以后,贫苦农民缺乏生产工具、资金,一家一户难以解决的水利问题,也不能使用先进的机械化农具,这就导致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为此,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摘编自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课文
 材料三
1958年10月,某县委书记作报告:“人人进入新乐园,吃喝穿用不花钱;鸡鸭鱼肉味道鲜,顿顿可吃四个盘;天天可以吃水果,各样衣服穿不完;人人都说天堂好,天堂不如新乐园。”
请回答:1.试结合材料一、二,谈谈当时我国农业发展与工业发展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2.材料三中“新乐园”在当时指什么?简要分析它出现的原因。
3.对比以上村料,你能得到什么认识?

※题型:材料题※知识点:材料题※试题难度:中等
新中国成立后,民主法制建设经历了曲折发展的历程,取得了令人振奋的伟大成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法治”即法的统治(RuleofLaw),是人民当家做主治理国家、行使民主权利的形式和保障;应当把法律看成是人民自己创造出来,规范自己行为、保障自己权益的社会公约,是维护自己合法权利的工具,它具有至上的权威。
——摘编自《二十世纪中国法制文明的演进》
 材料二
如果做更深入的思考就会发现,……难以准确把握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造成“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这一错误不可避免地使……党的治国方略、方式不是与法律化、制度化民主政治建设相适应的“依法治国”,而只能是适合阶级都挣的“政策治国”……最终导致“文革”悲剧。
——摘编自《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及启示》
 材料三 
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主法制建设大事图表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为文革中被迫害致死的同志平反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律师向群众宣传法律知识
?
?

历届人大
立法数量(条)
五届人大
60
六届人大
63
七届人大
87
八届人大
117
九届人大
113

    
历届人大立法情况
1.材料一中,作者提出了什么观点?新中国成立初期,哪一举措体现了作者的观点?这一举措的性质是什么?
2.据材料二指出,“文革”时期民主法制遭到破坏的原因是什么?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加强民主法制建设的主要措施及重大成效。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
 “工业化的速度首先决定于重工业的发展,因此我们必须以发展重工业为大规模建设的重点。”
据此,我国开始实施(  )
A.土地改革                        B.第一个五年计划
C.农业合作化运动                     D.“大跃进”运动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在中国百年现代化历程中,私营企业在1956年集体消亡,这独一无二的历史现象是最彻底的“国进民退”.
私营企业“集体消亡”的原因是(  )
A.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
B.全国开展的土地改革运动
C.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基本建立
D.农业生产合作社迅速发展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进行所谓‘一个阶级推翻一个阶级’的政治大革命,既没有经济基础,也没有政治基础,它必然提不出任何建设性的纲领,而只能造成严重的混乱,破坏和倒退”。
中共中央的这一深刻反思主要是基于(  )
A.三大改造存在过急、过快的问题
B.人民公社化运动破坏农村生产力
C.“大跃进”造成三年经济严重困难
D.“文革”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灾难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阅读表格,你认为人均口粮和人均收入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Powered by 5wangxiao

© 2007-2021 5wangxiao.Com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