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轲刺秦王一词多义归纳 荆轲刺秦王一词多义归纳由优学语文小编整理并分享,欢迎老师同学们阅读。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继续支持优学语文网,并提出您的宝贵建议,小编会尽最大的努力给大家收集最好最实用的文章! 一词多义 【还】 1、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动词,回来)──《荆轲刺秦王》 2、秦王还柱而走(动词,通“环”,绕)──《荆轲刺秦王》 3、居十白,扁鹊望桓挨还走(动词,通“旋”,掉转身)──《扁鹊见蔡桓公》 4、计日以还(动词,归还)──《黄生借书说》 5、一尊还酹江月(副词,还是,hái)──《念奴娇。赤壁怀古》 6、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副词,通“旋”,早脱,立即,xuán)──《周亚夫军细柳营》 【振】 1、诚振怖大王之威(动词,通“震”,惧怕)──《荆轲刺秦王》 2、振长策而御宇内(动词,挥动)──《过秦论》 3、大命将泛,莫之振救(通“赈”,赈济) 4、迁我如振振落叶(动词,振动) 5、振奋作声(动词,振作) 6、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动词,通“震”,震动)──《过秦论》 【奉】 1、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双手捧着)──《荆轲刺秦王》 2、轲既取图奉之(献上)──《荆轲刺秦王》 【兵】 1、不得持尺兵(武器,名词)──《荆轲刺秦王》 2、不及召下兵(士兵、武士,名词)──《荆轲刺秦王》 3、秦兵旦暮渡易水(军队,名词)──《荆轲刺秦王》 4、今彗星长竟天,天下兵当大起(名词,战争、战役) 5、犹厌言兵(名词,战争)──《扬州慢》 【穷】 1、图穷而匕首见(穷尽,动词)──《荆轲刺秦王》 2、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困厄,走投无路,动词)──《荆轲刺秦王》 【陈】 1、诸郎中持兵,皆陈殿下(陈列,动词)──《荆轲刺秦王》 2、恐惧不敢自陈(陈述,动词)──《荆轲刺秦王》 【私】 1、丹不忍以一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私事)──《荆轲刺秦王》 2、乃遂私见樊矜期(私自,)──《荆轲刺秦王》 【顾】 1、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动词,回头看)──《荆轲刺秦王》 2、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副词,表转折,不过,只是)──《荆轲刺秦王》 3、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动词,探望、拜访)──《出师表》 4、顾恋慈母(动词,思念) 5、顾不如蜀鄙之僧哉(副词,反而,却)──《为学》 【亲】 1、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动词,亲近,接近)──《荆轲刺秦王》 2、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名词,父母)──《廉颇蔺相如列传》 3、每得降卒,必亲引问委曲(副词,亲自) 4、爱臣太亲,必危其身(形容词,亲密,亲近) 【深】 1、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形容词,刻毒)──《荆轲刺秦王》 2、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形容词,深刻)──《游褒禅山记》 3、夜深忽梦少年事(形容词,(时间)久) 4、桃花潭水深千尺(名词,深度。一说,形容词)──《赠汪伦》 5、子布、元表诸人各顾妻子,深失所望(副词,很,十分) 【教】 1、乃今得闻教(名词,指教,jiào) 2、曲罢曾教善才服(动词,使,让,jiāo)──《琵琶行》 3、乃修教三年,执十戚舞(名词,教化,jiào) 4、十三教汝织(动词,传授知识技能,jiāo)──《孔雀东南飞》 【解】 1、可里解燕国之患(动词,解除,解救)──《荆轲刺秦王》 2、庖丁为文惠君解牛(动词,此用本义,用刀剖开动物肢体)──《庖丁解牛》 3、少年大骇,急解令休止(动词,分开) 4、土崩瓦解(动词,分裂,涣散) 5、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动词,解答)──《师说》 6、解元(乡试中第一名为“解元”,jiè) 【资】 1、持千金之资币物(名词,资财、钱物)──《荆轲刺秦王》 2、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名词,资本,依据) 3、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动词,资助) 4、唯是脯资饩牵竭矣(名词,通“粢”,谷类总称,粮食) 【图】 1、乃骇而图之(动词,图谋,筹划) 2、图穷匕首见(名词,地图)──《荆轲刺秦王》 3、不图子自归(动词,想,反复考虑) 【室】 1、拔剑,剑长,操其室(名词,剑鞘)──《荆轲刺秦王》 2、斯是陋室,唯吾德馨(名词,居所)──《陋室铭》 3、今其室十无一焉(名词,家)──《捕蛇者说》 【被】 1、秦王复击轲,被八创(动词,遭受)──《荆轲刺秦王》 2、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介词,表被动)──《五人墓碑记》 3、被明月兮佩宝璐(动词,通“披”,戴)──《离骚》 【请】 1、乃请荆卿曰(动词,请求)──《荆轲刺秦王》 2、请辞决矣(动词,请允许我)──《荆轲刺秦王》 3、乃置酒请之(动词,邀请) 4、其造请诸公,不避寒暑(动词,谒见,拜见) 【次】 1、以次进(名词,次序)──《荆轲刺秦王》 2、之次所旁丛祠中(动词,驻扎)──《陈涉世家》 3、凡用兵之法……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名词,在排列上次一等) 【信】 1、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名词,凭据,信物)──《荆轲刺秦王》 2、听其言而信其行(动词,相信)──《论语》 3、言必信,行必果(动词,讲信用)──《论语》 4、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形容词,(言语)真实) 今以蒋氏观之,犹信(确实,真实)──《捕蛇者说》 5、信可乐也(副词,实在,的确) 6、俄而谢玄淮上信至,看书竟,默然无语(名词,信使) 自可断来信,徐徐更谓之(使者,信托之人) 7、低眉信手续续弹(副词,随意、随便)──《琵琶行》 8、欲信大义于天下(动词,通“伸”,伸张) 9、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诚恳,不欺骗)──《曹刿论战》 10、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诚信)──《屈原列传》 【遇】 1、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动词,对待)──《荆轲刺秦王》 2、度道里会遇之礼毕(动词,相遇,相会)──《廉颇蔺相如列传》 3、子路从而后,遇丈人(动词,遇到)──《论语》 4、斯固百世之遇也(名词,机遇) 5、不如因善遇之(对待,)──《鸿门宴》 【辞】 1、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动词,辞别,告辞)──《荆轲刺秦王》 今者出,未辞也(告辞,动词)──《鸿门宴》 2、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动词,推辞)──《烛之武退秦师》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动词,推辞)──《鸿门宴》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动词,推辞)──《鸿门宴》 3、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动词,计较,讲究)──《鸿门宴》 4、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动词,擅长)──《屈原列传》 5、皆好辞而以赋见称(名词,文辞,指文学)──《屈原列传》 【遗】 1、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动词,赠送)──《荆轲刺秦王》 2、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放弃,动词)──《师说》 3、至唐李勃始访其遗踪(动词,遗留)──《石钟山记》 4、使人遗赵王书(动词,送给)──《廉颇蔺相如列传》 【引】 1、荆轲废,乃引其匕首提秦王(动词,举起)──《荆轲刺秦王》 2、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动词,指身子向上起)──《荆轲刺秦王》 3、左右或欲引相如去(动词,牵,拉)──《廉颇蔺相如列传》 4、引赵使者蔺相如(动词,延请)──《廉颇蔺相如列传》 5、操引军从华容道步走(动词,引导,率领)──《赤壁之战》 6、李凭箜篌引(名词,乐府诗体的一种)──《李凭箜篌引》 【卒】 1、缮甲兵,具卒乘(名词,士卒,士兵) 2、鲁肃闻刘表卒(动词,死)──《赤壁之战》 3、卒成帝业(动词,终于)──《出师表》 4、卒起不意(“卒”通“猝”,突然,仓猝)──《荆轲刺秦王》 【就】 1、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登上,动词)──《荆轲刺秦王》 2、轲自知事不就(动词,成功)──《荆轲刺秦王》 【岂】 1、将军岂有意乎(副词,是否,是不是)──《荆轲刺秦王》 2、日以尽矣,荆卿岂无意哉(副词,表示访问语气,难道)──《荆轲刺秦王》 3、岂可得哉(疑问代词,怎么)──《荆轲刺秦王》 【以】 1、何以言之(介词,凭借)──《荆轲刺秦王》 2、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介词,用)──《廉颇蔺相如列传》 以刀试人(介词,用)──《荆轲刺秦王》 3、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连词,表目的,用来……的)──《荆轲刺秦王》 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连词,表目的,来)──《荆轲刺秦王》 4、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介词,因为)──《荆轲刺秦王》 5、日以尽矣(“以”通“已”,已经)──《荆轲刺秦王》 6、皆白衣冠以送之(连词,而)──《荆轲刺秦王》 7、以次进(介词,按照)──《荆轲刺秦王》 8、以故荆轲逐秦王(连词,因此)──《荆轲刺秦王》 【乃】 1、家祭无忘告乃翁(代词,你,你的)──《示儿》 2、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判断动词,是)──《游褒禅山记》 乃欲以生劫之(判断动词,是)──《荆轲刺秦王》 3、太子丹恐惧,乃请荆卿曰(副词,于是,就)──《荆轲刺秦王》 4、乃今得闻教(副词,却,竟然)──《荆轲刺秦王》 5、而今乃以手共搏之(副词,只,仅仅)──《荆轲刺秦王》 【之】 1、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代词,您)──《荆轲刺秦王》 2、秦王购之金千斤(代词,指樊将军的首级)──《荆轲刺秦王》 3、为之奈何(代词,这件事)──《荆轲刺秦王》 4、愿得将军之手记以献秦(结构助词,的)──《荆轲刺秦王》 5、顷之未发(用在时间副词后面,凑足音节,不译)──《荆轲刺秦王》 6、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结构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荆轲刺秦王》 本文来源于优学语文网,优学语文网有全面的语文知识,欢迎大家继续阅读学习。 >>>更多内容请点击:知识扩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