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述语和宾语 1.什么是述语和宾语 简单地说,述语是支配、关涉的部分,宾语是被支配、被关涉的部分。它们的次序通常是述语在前,宾语在后,前后有支配和被支配的关系。如: 吃面包 打篮球 2.宾语的类型 述语由谓词性词语(主要是动词性词语)充当、宾语由体词性词语充当,这是很常见的,也是毫无疑问的,见上面的例子。但汉语中,谓词性词语也可以作宾语。因此可根据宾语的性质对动词进行分类: 1)体宾动词:只能带体词性宾语的及物动词。如:吃(东西) 充满(活力) 2)谓宾动词:只能带谓词性宾语的及物动词。如: 表示建议、主张,如:提倡(自学) 建议(先开会) 表示准许、禁止,如:允许(下海) 防止(得病) 表示意愿、想法,如:觉得(兴奋) 打算(开车) 表示关涉、方面,如:乐于(帮助别人) 予以(制裁) 3.兼宾动词:既能带体词性宾语,也能带谓词性宾语的及物动词。如: 接受(意见) 接受(采访) 赞成(小王) 赞成(开会) 喜欢(秋天) 喜欢(打牌) 擅长(书画) 擅长(画画) 4.双宾动词:能够带双宾语的动词。 表示给予,如:给(你一匹马) 送(英雄鲜花) 表示取得,如:拿(图书馆一本书) 赢(他十块钱) 表示认定,如:教(学生英语) 通知(他一件事) 表示称呼,如:当(他傻瓜) 骂(她神经病) 5.粘宾动词:单独不能使用,必须永远带着宾语。如: 属于(中国) 懒得(出去) 企图(自杀) (二)述语和补语 1.什么是述语和补语 简单地说,述语是主要部分,补语是从不同的方面对前面的述语作某些补充说明。它们的次序通常是述语在前,补语在后,前后有补充和被补充的关系。如: 吃得好 打不烂 2.补语的类型 述语和补语一般都是由谓词性词语充当的。根据两者的关系,结合补语自身的特点,补语可分为: 1)数量补语:不带得,由量词结构充当,表示动作的次数或延续的时间。如: 动量补语,如:跑一趟 哭一场 改两遍 叫几声 时量补语,如:等两天 坐一会儿 保留一段时间 2)趋向补语:不带得,由趋向动词充当,表示动作的趋向。如: 拿出 飞去 扔过来 走进去 3)结果补语:不带得,由形容词或动词充当,表示动作的结果。如: 写歪 摆正 听腻 变好 晒黑 气哭 救活 叫醒 喝醉 压断 4)程度补语:述语一般是形容词、心理动词,补语是程度副词,表示程度。如: 美极了 脏透了 想得要命 害怕极了 5)可能补语:肯定式用得,否定式用不。表示主观上或客观情理上是否有可能实现某种结果和趋向。有五类见下表(C=complement本来是结果或趋向补语。了=liǎo):结构形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