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2015届甘肃省白银市九年级月考04历史试卷(带解析)

[复制链接]

A.经济特区开始建立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开始建立
C.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化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下图是1978年12月《时代周刊》封面,封面人物是美国总统吉米?卡特,标题是:与中国打交道,与以色列免谈。对上述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VERTICAL-ALIGN:middle;">

A.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B.美国赞成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美国将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
D.这一事件促成了中日建交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容易

2011年10月17日,美国太空署公布了一组美洲大陆的卫星图片,以纪念人类历史上的地理大发现。该“地理大发现”的发现者是
A.哥伦布
B.麦哲伦
C.郑和
D.迪亚士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抓关键词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与“英国议会”、“制约王权”、“君主立宪”三个关键词直接相关的重要法律文件是(   )

A.《权利法案》
B.《独立宣言》
C.《人权宣言》
D.《1787年宪法》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正是这个设计……使这个稚嫩的国家在草莽中崛起,迅速成为也许你不喜欢但却不能轻视的超级大国。这样一个精巧的设计,在二百年前由一群蛮荒大陆上的‘乡巴佬’创造出来,实在是令人惊叹不已。”这段话称颂的“设计”应是(    )

A.英国的《权利法案》
B.法国的《民法典》
C.美国的《1787年宪法》
D.俄国《废除农奴法令》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容易
 1908年前后,欧美流行着一首诗:“富人成双而至,他们坐的是罗尔斯——罗伊斯(汽车),穷人乘坐福特(汽车)而至,他们笑个不停。”
推动诗句中的现象出现的主要因素是(   )
A.世界大战的结束                    B.改良蒸汽机的运用
C.启蒙运动的发展                    D.第二次工业革命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容易

美国总统奥巴马2012年1月5日宣布推出一项新军事战略,表示将美国军事重心转向亚太地区。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为“安排”这一地区,美国曾倡议召开了
A.巴黎和会
B.华盛顿会议
C.雅尔塔会议
D.万隆会议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有学者认为:20世纪30年代的大危机,在给资本主义国家带来了严重的社会危机的同时,也给资本主义国家提供了一个机会,其含义是(   )

A.达成了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认识
B.加强中央集权,稳定资本主义世界
C.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形成了新的机制
D.更加注意运用科技成果,促进生产发展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下列对下图《被隔开的东西柏林》反映的现象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VERTICAL-ALIGN:middle;">

A.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的直接产物
B.根源是两种社会制度间的矛盾不可调和
C.美苏“冷战”造成恶果
D.反映了二战后德国的分裂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容易
进入21世纪,欧洲人的归属感变得更加强烈了,因为人们可以切身体验一种触摸得到的欧洲——“口袋里的欧洲”。“口袋里的欧洲”是指(    )

A.时装
B.欧共体
C.欧元
D.欧盟宪法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容易
某论文把推行高度的民族自治、放弃一党制、列宁塑像被推倒、实行私有化等作为重要证据。该论文的主题最可能是(    )

A.新经济政策的推行
B.苏联的解体
C.赫鲁晓夫与他的秘密报告
D.戈尔巴乔夫改革开始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容易
美俄关系陷入“冷战”结束以来的最低谷之际,布什邀普京到其海边祖屋举行了一场非正式的“家庭式峰会”,以图软化俄罗斯的反导立场,并缓解两国的紧张关系。但是,这被媒体戏称为“龙虾峰会”的元首会晤,谈笑风生之下仍然暗藏较量。这一事实说明俄美两国(  )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VERTICAL-ALIGN:middle;">

A.再次陷入“冷战”之中
B.相互竞争,互相制约
C.美国霸权,俄国顺从
D.美俄分享世界霸权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容易
2012年叙利亚内战、美国等西方国家对伊朗实施制裁甚至扬言动武、中国周边部分国家多次在中国近海挑起事端、日本在中国钓鱼岛进行挑衅。这些问题说明当今世界(   )

A.威胁和平的因素依然存在
B.大战的危险日益临近
C.地区冲突主导国际关系
D.出现多极化的趋势



※题型:综合题※知识点:综合题※试题难度:中等
读图,回答问题。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VERTICAL-ALIGN:middle;"> 
(1)图一所示的现象是什么事件后英国的景象?这一事件最大的积极作用是什么?
(2)图二所示事件中反英起义的女英雄是谁?图三所示事件中工人争取什么权利?
(3)简要说明图一与图二反映事件、图一与图三反映事件的内在关系分别是什么?

※题型:综合题※知识点:综合题※试题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目前的危机不仅是日本在二战后面对的最大危机,也可以说是日本(历史上)最大的危机。”3月29日,日本首相菅直人在参议院预算委员会会议上说出了这样的话……日本首相菅直人几天前就曾表示,已做好“东日本全毁”的最坏打算,而今,他又将危机提升了一个等级……
——2011年4月1目《国际在线》
材料二 据日本新闻网报道,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美国时间1日在联合国总部会见记者时表示,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的核泄漏事故“十分的严重”,联合国对此表示极大的担忧。他呼吁国际社会携起手来,一起帮助日本应对核泄漏事故。
——2011年4月2日《中国新闻网》
(1)结合材料,说说材料一中“日本(历史上)最大的危机”是指什么?联合国对此持何种态度?
(2)1945年8月14日,日本天皇裕仁说:“如果继续战争,无论国体或是国家的将来都会消失,就是母子都会丢掉”。当时,日本所进行的“战争”的性质如何?战争结束后,日本是如何走出危机、成为经济大国的?
(3)上述日本的两次严重危机都与哪种能源的应用有关?通过日本“目前的危机”,你对这种能源有什么新认识?

※题型:综合题※知识点:综合题※试题难度:中等
学以致用,探究问题。
近代以来,先后崛起了英国、美国、苏联等大国,开辟自己的发展道路,各领风骚于一个时代。中国虽起步较迟,但始终抓住以发展经济和进步社会为根本不动摇,使中国成为一个负责任的世界性大国。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近代以来英国崛起的原因有哪些?
(2)在19世纪中期和20世纪30年代,美国曾面临过什么重大的国内问题?是如何应对的?
(3)苏联的崛起曾令世人瞩目。斯大林时代,苏联是如何快速实现工业化的?
(4)结合所学知识,概要说明30多年来中国是如何抓住机遇“成为一个负责任的世界性大国”的?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容易
2012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赴广东考察,从深圳、珠海、到广州,轻车简从,探访民生,倡言改革。有人说这是踏着20年前邓小平的足迹,酝酿新一轮改革。这一“足迹”给中国带来的重大影响不包括(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Powered by 5wangxiao

© 2007-2021 5wangxiao.Com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