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容易 禁毒是当今世界面临的一项艰巨任务,“虎门销烟”显示了中国人民禁毒的决心。1839年6月在虎门当众销烟的是( ) A.林则徐 B.康有为 C.李鸿章 D.魏源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容易 有人认为,道光皇帝(1821—1850年在位)应该愧对先祖,因为在他手上曾丢失了土地,这里的“土地”是指( )
| A.钓鱼岛 B.香港岛 C.台湾岛 D.辽东半岛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容易 一家日本企业征得清政府同意后,在重庆开设了一家工厂。此事最有可能发生在下列哪一不平等条约签订之后(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容易 1902年,北京城一茶馆里四位中国人在聊天,李辛说:“我在江南总局做过工。”张义说:“我参加过公车上书。”王平说:“我家住在东交民巷。”赵洋说:“我在京师大学堂读书。”他们当中谁的话不符合当时的现实( )
A.张义 B.李辛 C.王平 D.赵洋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
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最早实践“师夷长技”思想的是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容易
在洋务企业的刺激下,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沿海一些地区部分官僚、地主、商人、买办和手工业作坊主开设工厂,雇用工人进行生产。这说明洋务运动
A.引进了西方机器工业 B.刺檄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 C.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 D.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 近代史上“富有青年人的进取精神,愿意接受新思想,不甘做亡国之君,积极支持变法”的皇帝是( ) A.康熙帝 B.道光帝 C.光绪帝 D.宣统帝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容易
为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一部展现中国近现代沧桑历史巨变的大型电视连续剧《大汉口》开机拍摄。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
A.师夷长技以自强 B.三民主义 C.实业救国 D.联俄联共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在四川雅安大地震发生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李克强总理亲赴现场指导救灾工作,这是中国共产党非常重视民生问题的体现。中国近代史上最早关注并提出“民生”主张的是( )
A.李鸿章 B.孙中山 C.毛泽东 D.邓小平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容易 1912年被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确定为民国元年。图杂志《革命》(第四期)发行时间按公元纪年换算为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VERTICAL-ALIGN:middle;">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VERTICAL-ALIGN:middle;">
A.1924年 B.1925年 C.1926年 D.1927年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容易 科举制在封建社会延续了一千多年,对我国历史有着深远的影响。科举制是在( )废除的。
A.明末 B.清末 C.民国初 D.新中国成立后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容易
在人们的日常交往中,以文明简单的鞠躬、握手礼取代旧有的跪拜礼,是在
A.洋务运动后 B.戊戌变法后 C.辛亥革命后 D.五四运动后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综合题※知识点:综合题※试题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条约规定: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材料二 条约规定: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增辟通商口岸等。 材料三 条约的主要内容是: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做担保,本息共计9.8亿两;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1)材料一是清政府与哪国签订的什么条约?有什么影响? (2)材料二是清政府派谁与日本签订的《马关条约》?(1分)此条约的签订有何影响?(1分) (3)材料三出自什么条约?它是清政府在哪场战争之后与帝国主义国家签订的?条约中的哪一条款充分说明了清政府已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题型:问答题※知识点:问答题※试题难度:中等 材料一:“总之,居今日而欲整顿海防,舍变法与用人,别无下乎之方……使天下有志之士无不明于洋务,庶练兵、制器、造船各事可期逐渐精强。” ———《中国近代史参考资料》 材料二: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VERTICAL-ALIGN:middle;"> (1)以上两则材料涉及的是中国近代史上的哪一运动?这次运动提出了哪两个口号? (2)材料二的两家近代企业是由谁创办的?这些企业的创办客观上有何进步作用? (3)这次运动中创办了哪三支近代海军? (4)这次运动失败的标志是什么?
※题型:综合题※知识点:综合题※试题难度:较难 近代以来,面对“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的仁人志士们为实现强国之梦不断汲取先进思想,不断探索民族复兴之路。 材料一: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VERTICAL-ALIGN:middle;"> 材料二:“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机器上感觉不足……于是福州船政学堂、上海制造局等渐次设立起来。……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从文化上感觉不足。” ——梁启超《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 材料三:史学界认为,至1919年以前,中国近代化历程由学习西方的军事器物,再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经历了三个阶段,在经济、政治、文化领域全面启动,逐步深入展开。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图一著作的作者是谁?他编写这本书的目的是什么?后来哪一派别实践了这一主张? (2)图二是谁的译著? (3)在图三的发刊词中,孙中山将同盟会的革命纲领阐发为什么思想? (4)在以图四为主要阵地的思想解放运动期间,鲁迅发表了第一篇白话文小说,请写出它的名称? (5)材料一的四幅图反映出近代前期中国学习西方的历程,请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表。
梁启超的分期 史学界的观点 相关重大的历史事件 中国人自知不足第一期 学习西方的军事器物 洋务运动 中国人自知不足第二期 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中国人自知不足第三期 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