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时代的进步,电子产品已经渗透进我们的生活,微信更是不用说,亲朋好友间简单问候,工作的交流都离不开它。下面是小编带来的谁的微信阅读理解2023,希望大家喜欢。 谁的微信 蒙福森 那天,老高在上班。近来单位的事特别多,特别烦。老高正忙着,突然,口袋里的手机振动了一下,老高拿出手机一看,有一条微信,儿子发来的。老高的儿子在外地读大学,已经大四了,还有几个月就毕业了。 “老爸,下班了?” 老高回复:“没有,正忙着呢。” “您和老妈还好吗?” 老高蓦然一怔,回道:“好,都好。你呢?好吗?” “我啊,很好,我每天跑步,打球,上课……过几天我要参加学校篮球比赛……” 老高看着手机里大段大段的文字,心想:今天儿子咋回事了?太阳打西边出来啦? 老高有些茫然。 儿子继续发微信,一条接一条,老高读得眼花缭乱,一条还没有看完,没来得及回复,另一条又来了。 老高懵了。 老高去了一趟卫生间,洗了一把脸,好让头脑冷静下来。洗过脸后,老高思维清晰多了,脑海里突然间跳出一个念头来——接下来,他该问钱了吧。 “老爸,我想买台电脑用来学习。给我打三千块钱,好吗?” 老高在心里窃笑了一下,回道:“好啊。你什么时候要?” “当然是现在啦。” “可我正上班呢,忙得很,没空。下班再打给你好吗?” “好。你什么时候下班?” “十二点。” 手机终于像一匹奔跑了很久的马,暂时安静下来了。 下班后,老高刚回到家,儿子的微信又来了:“老爸,怎么还没打钱啊?我在街上,等着买电脑呢。” 老高立刻回了一句:“等等。”老高对老婆桂芬说:“儿子来微信了,要钱买电脑呢。” 桂芬说:“那赶紧打给他呀。” 老高说:“可我怀疑这不是咱们儿子。和我微信聊天的,应该是一个骗子,他捡到了咱儿子的手机,想敲诈一笔!” 桂芬大吃一惊:“这、这是怎么回事啊?你咋知道是骗子?你打儿子电话啊!” 老高说:“打了,没接。和他微信聊天,他就聊。” 桂芬说:“打儿子辅导员的电话,跟儿子联系。” 辅导员的电话打通了,联系上儿子后,儿子说,手机丢了,正在上课,本想放学后再打电话告诉你们。 老高说,有人捡到你的手机了,想诈骗一笔钱。 儿子哦了一声,没说几句就挂掉了。老高说:“看见了吧,这才是咱儿子。” 桂芬觉得奇怪,问老高:“你咋知道那不是咱们儿子?” 老高打开儿子的微信给桂芬看:“这几年儿子在上海读大学,你什么时候见过他主动问候我,并和我聊这么多话——每次,无论我说什么,写了多少字,苦口婆心,语重心长,他都草草地简单回复几个字:‘嗯’‘哦’‘知道了’等等。我第一次见到这么热情的儿子,跟我聊了这么多,心里就嘀咕:这是我儿子吗?该不会是骗子吧?你看看,果然是骗子!” 桂芬叹息:“谁让你和儿子有代沟有隔阂啊!从小到大,你和儿子说过多少句话?” 老高沉默下来,有些伤感。 桂芬安慰他:“唉,现在的年轻人都这样,你别往心里去。” 老高很不高兴:“年轻人就是这样吗?” “你发什么火,你不也是这样——你跟你父母一年到头聊过几句话?你关心过他们吗?你有多久没去看望他们了?有多久没和他们一起吃饭了?”桂芬瞪了老高一眼。老高的心突然痉挛了一下,像被子弹击中一样。 黄昏时,电闪雷鸣,大雨滂沱。老高的心里,像被雨水浇湿了似的,湿漉漉的。 老高冒雨来到一栋旧楼,提着大包小包,上到五楼,昏暗的路灯下,老高望着那扇熟悉而又陌生的门,百感交集,稍顷,轻轻地敲了一下,一下,又一下。 “谁呀?”屋里,一个苍老的声音传出来。 那是老高年近八旬的老父亲的声音。 “爸,是我……”老高靠在门框上,不由自主地,脸上泪水肆意流淌。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有改动) 阅读题: 13.下列对小说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本文从老高收到“儿子”不寻常的微信写起,再写老高识破骗局并在与妻子的对话中自我反省,最后写老高雨夜回家探望父母。 B.文中的老高是一个渴望得到儿子的关爱,但又和儿子存在代沟与隔阂的父亲形象。 C.文中桂芬说的“你发什么火……”这句话主要是针对老高对她发火而做出的反击回应,此时她觉得很委屈。 D.这篇小说大量采用对话描写,通过对话描写,能很好地表现人物的心理活动,同时也推动了情节发展。 14.小说开头部分老高看到“儿子”发来的一连串微信后,内心也产生一系列反应,请从文中找出描述老高反应的词语并填到下列横线上。(3分) ①_____→②_____→③_______→冷静 15.请简要赏析文中划线句子。(3分) 黄昏时,电闪雷鸣,大雨滂沱。 16.小说结尾处写到老高“脸上泪水肆意流淌”,请说说老高流泪的原因。小说到这里戛然而止,请简要分析这样结尾的好处。(4分) 17.这篇小说折射出什么社会现象?作为一个孩子,你觉得可以为改变这种现象做出哪些努力?(4分) 答案 13.C 14. 一怔 茫然 懵了 15.环境描写。表面上写黄昏时候的电闪雷鸣和滂沱暴雨,实际上写老高深刻反思之后内心的凌乱与悔恨,为后文老高冒雨去看望父亲做下铺垫,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16.“老高冒雨来看望父亲,任泪水在脸上流淌”很明显是在妻子的启发下,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从而主动改正的表现,是“微信诈骗”事件的后续影响,深化了文章主题。写到老高“任泪水肆意流淌”就戛然而止,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从而使文章产生了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 17.子女与父母之间沟通少,有隔阂,有代沟。作为孩子,应当多主动找父母沟通,听取父母的意见;孩子应多理解父母,多主动从情感上关心父母;孩子应常回家看看,多与父母团聚。 上面就是谁的微信阅读理解2023全部内容了,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本网站还有许多阅读知识,期待大家的解锁与关注。 【谁的微信阅读理解2023 谁的微信阅读理解答案】相关推荐文章: 寻梦者阅读理解及答案最新 寻梦者阅读理解 飞翔的馒头阅读题答案2023 飞翔的馒头阅读理解 民工父亲的幸福阅读理解答案2023 民工父亲的幸福阅读理解 启迪生命的梅阅读答案2023 启迪生命的梅阅读理解 断章阅读理解答案2023 断章阅读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