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2013-2014年山东济南市38中八年级下期期中历史试卷(带解析)

[复制链接]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容易
小乐用歌谣形式总结了新中国部分成就,不是一五计划期间的是

A.鞍山轧钢开红花,解放汽车跑中华
B.喷气飞机翔蓝天,长江大桥武汉架
C.川藏公路到屋脊,沈阳机床成绩大
D.神州再创千秋业,水利工程葛洲坝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容易
下列事件使生产资料的私有制性质发生变化的是

A.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B.新中国的成立
C.全国土地改革的完成
D.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的颁布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容易
中共“八大”为我国全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和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八大”做出正确决策的基础是

A.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很高
B.全国土地改革的完成
C.对国内矛盾的正确分析
D.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提出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容易
1958年,中共中央发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由于
①对国情认识不足 ②缺少建设经验  
③苏联撕毁合同   ④忽视客观经济规律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容易
社会主义全面建设时期,涌现出的模范人物是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VERTICAL-ALIGN:middle;">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这个“新时期”“新”的起点是

A.进行真理标准大讨论
B.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
C.确立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党中央领导集体
D.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
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走上了改革开放的新征程。下面不属于改革开放后创新举措的是

A.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设立经济特区
C.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D.国企改革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在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实践中,提出了一系列正确的方针政策,领导中国人民走上了民族振兴之路。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①西安事变发生后,确定和平解决的方针
②抗战胜利前夕,提出建立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③中共八大上,提出经济建设分三步走的战略
④中共十四大上,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
小超同学进行研究性学习,他搜集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深圳、珠海特区的发展”“邓小平画像”的相关资料,由此推断他研究的课题是(   )
A.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
B.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C.现代中国农村巨变
D.社会主义探索中的失误与成功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
中国共产党党史上有两次重大、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点,一次是遵义会议,另一次是

A.中共八大
B.十一届三中全会
C.中共十三大
D.中共十四大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容易
下图反映的是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的土地政策。对两图反映的政策理解不正确的是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VERTICAL-ALIGN:middle;">

A.都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实施
B.图一实行的是农民土地所有制,图二实行的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图一使少地农民奋分到了土地,图二使农民获得了生产自主权
D.都解放了农民生产力,促进了农业经济发展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
“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这
两句脍炙人口的歌词颂扬的历史人物是

A.孙中山、毛泽东
B.毛泽东、邓小平
C.邓小平、江泽民
D.江泽民、胡锦涛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容易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的基本政治制度是
A.设经济特区
B.民族区域自治    
C.设特别行政区  
D.一国两制



※题型:综合题※知识点:综合题※试题难度:中等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命脉,不断创新是农业持续发展的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1)材料一出自哪一个文件?这一文件发生在农村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材料二 土地改革后,农村经济基本上还是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劳动生产率低下,假如任其自由发展,可能会导致农村贫富两极分化。如果不引导农民走组织起来的路,不仅不能改善农民的生活,而且农村也不可能为工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商品、粮食、轻工业原料等条件。
——《历史纵横》 
(2)据材料一概括,为什么要“引导农民走组织起来的路”?(2)这条“路”是指什么?这条路起到了什么作用?(2分)  
材料三 包字万岁!早包早富,迟包迟富,不包永远不能富。
——20世纪70年代末某村宣传标语 
(3)据材料三,谈谈你对“包”的理解。据此,你认为农村开始推行什么制度?
材料四 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 
——“2004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颁奖词 
(4)材料三中,他为实现“让所有人远离饥饿”的梦想做出了什么贡献?
每位中学生都有自己的梦想,为实现梦想,你认为应该从他身上学习哪些精神?

※题型:改错题※知识点:改错题※试题难度:中等
(16分)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取得了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胜利,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实现复兴的奋斗凯歌。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927年8月1日,朱德作为起义领导人之一,负责消灭城里国民学军官教育团和公安局里的警察……同年9月,毛泽东在湘赣边界领导工农革命军,举行起义……后来,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向湘赣边的农村进军,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请回答:
(1)据上述材料,归纳材料中提及的历史事件?(3分)材料显示共产党探索革命道路的最大成果是什么?(3分)
材料二 我国对内的经济体制改革在经历了80年代初以农村改革为重点的第一阶段,和80年代中后期以城市为重点、城乡联动、全面改革以来,以1992年中国共产党十四大为标志,改革进入了新阶段。1992年被人们称为中国改革的分水岭。“如果说此前中国一直在隧道中探索,l992年应该说人们终于看到了隧道口的光亮。”
(2)第一阶段农村改革的重大举措是什么?(2分)中共十四大确定了怎样的改革目标使得1992年被人们称为中国改革的分水岭?(2分)在这一探索过程,我们走了一条怎样的道路?(2分)
(3)中共对革命道路和建设道路的探索,有何共同之处?(4分)

※题型:读图题※知识点:读图题※试题难度:容易
(16分)材料一 这次会议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重要会议,他从根本上冲破了长期“左”倾错误的严重束缚,端正了党的指导思想,重新树立了党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他在波乱反正,提出改革任务,推动农村改革方面起了伟大的历史作用。
材料二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VERTICAL-ALIGN:middle;">
图一1980年的深圳                                图二今日深圳
(1)材料一提到的是哪次会议?(2分)做出了什么战略决策?(2分)起到什么作用?(2分)
(2)比较材料二中的两幅图片,说明深圳发生了怎样的巨大变化?(3分)发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分)
(3)30多年来,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过程中形成的理论成果是什么?(4)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容易
毛泽东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开幕词中说:“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 
②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③人民从此成为国家的主人 
④新中国的建立,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斗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Powered by 5wangxiao

© 2007-2021 5wangxiao.Com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