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雪,像一个顽皮的小孩和我们捉迷藏,有的一落下来就变成了水,让我们找不到它,它却在那里偷偷的笑。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阅读:敲雪的阅读理解答案高考试题,希望大家喜欢。 敲雪 (1)睡到半夜,忽然觉得好冷。外面下雪了。 (2)好久没见过雪了!我顾不上睡觉,一骨碌爬起来,小跑着跨出门。屋檐下,我极目远眺,整个世界全是一片白,白得晃眼。慢慢收回目光,我就看见了父亲。 (3)父亲站在屋对面的小路上。他眼下,是一丛一丛的雪枝。我知道,托着雪的,是密密麻麻的树枝。每到春天,那些树枝就开出一堆一堆的杏花、李花、桃花,五彩缤纷的。花一天一天地谢了,青涩的果子藏在绿叶间,一天一天地长大了,泛红了。父亲的笑容也多起来。果子渐渐成熟了,父亲便从早到晚蹲在树下守着,守着我们的“书本”。我们兄弟多,家里又没有其它收入,读书全靠它。卖果子的钱,父亲一分一厘也不花,全存着,刚好够我们读一年书。所以,只要我们目不转睛盯着父亲担子里那些红嘟嘟的杏呀、李呀、桃呀的时候,父亲总是拍着我们的头说:“馋了吧?这可吃不得,它是你们的书本啊,不想读书吗?”我们一起点头:“想读!”“还想吃吗?”“不想!”我们一起咽口水,狠狠摇头。从此,我们就把那些杏呀、李呀、桃呀叫书本了。 (4)可是,这不是果树开花、结果的季节呀,父亲看那些雪树做啥呢?我去问父亲。 (5)“这雪太大了,你看,树枝压断了好多。” (6)真的,一些断枝落在地上或是横在树上,全被雪掩住了。 (7)父亲站在树下,把竹竿伸到枝头,慢慢地,轻轻地把积雪一点一点敲下来……几十棵果树,父亲整整敲了一个上午。父亲回家,头上、脸上、身上,全是雪。给体温融化的雪水,湿透了父亲的衣服。我连忙烧起一堆旺旺的柴火,父亲骑在火上,还在瑟瑟发抖。 (8)这天晚上,父亲问我:“今晚还会下雪吗?” (9)“下呀,老师说‘瑞雪兆丰年’,下得越大越好!”我说。 (10)“我娃儿有长进了,好,那就下吧!”父亲抚摸着我头,频频颔首。 (11)晚上,果真又下起了大雪。父亲怎么也睡不着。半夜,父亲突然翻身跳下床,惊醒了我们。我们问他怎么了,父亲说:“我听到树枝又断了,一声连一声,我得敲雪去。”他拖着竹竿,打着手电就出了门。 (12)天亮,父亲回家,把我们全都摇醒,高兴地说:“一根树枝也没断,你们又能上学了,又有书本了。”父亲的牙齿咯咯直响,磕得不听使唤。 (13)第二天,父亲就病了。 (14)冬天完了,春天来了,夏天也来了,杏呀、李呀、桃呀,比哪一年都大,都红。父亲的病却一直不见好转。我挑了两个又大又甜的桃,捧到父亲床前,说:“爸,你尝尝,好甜呢!” (15)父亲挣扎着撑起身子,劈手打掉我手里的桃,怒气冲冲地吼:“谁叫你们吃?这是你们的书本呐!不想读书了?” (16)“想!”我哭着说,“我们没吃,只想你吃一个,你的口味不好!” (17)父亲叹了口气,拉过我,给我擦了一把眼泪,说:“拣起来吧,我吃一个!” (18)我看见父亲咬了一口桃,父亲的眼泪也一下子流了出来。 (原文有删节) 1.请分析选文中“父亲”的性格特点。 2.选文第(8)段中,父亲为什么问我“今晚还会下雪吗?” 3.分析选文中加粗词的表达效果。 父亲站在树下,竹竿伸到枝头,慢慢地,轻轻地把积雪一点一点敲下来…… 4. 选文第(14)段划线的句子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参考答案: 1. 关爱子女,重视教育,坚韧,吃苦耐劳。(答出两点即可) 2. 因为父亲怕晚上积雪会把树枝压折,影响收成,耽误我们兄弟几个交学费(上学)。(只答怕影响杏树、李树、桃树的收成得1分) 3.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父亲敲雪时动作的小心翼翼,表现了父亲对这些树的细心与重视(生怕不小心敲断树枝,影响收成),表现了父亲对我们兄弟几个读书、上学的高度重视,体现了父亲对我们的爱。 4. 景物描写,写出了杏、李、桃的丰收景象,体现了父亲的辛苦没有白费,表达了我们对父亲的爱和敬仰。(景物描写1分,特点1分,情感1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