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2013-2014年江苏兴化市八年级下期期中历史试卷(带解析)

[复制链接]

      “今天是你的生日/我的中国/清晨我放飞一群白鸽/为你衔来一枚橄榄叶/鸽子在崇山峻岭飞过/我们祝福你的生日∕我的中国/愿你永远没有忧患/永远宁静/这是儿女心中期望的歌”。这首歌中的“生日”是指
A.7月1日
B.8月1日
C.10月1日
D.12月25日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容易
“他庄严向全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他亲自按动电钮,升起了新中国第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这时,54门礼炮齐鸣28响,天安门广场上万众欢腾,掌声、欢呼声响彻云霄。”这里的“他”是

A.刘少奇
B.毛泽东
C.周恩来
D.邓小平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容易
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伟大胜利,揭开了中国历史新篇章的历史事件是

A.鸦片战争
B.五四运动
C.新中国的成立
D.三大改造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诞生是20世纪国际关系史上的一个创举。下列四项表述: 
①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②推行霸权主义;
③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
④平等互利、和平共处。其中,属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是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是毛泽东对右图武汉长江大桥的由衷赞美,这座“万里长江第一桥”建造于: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VERTICAL-ALIGN:middle;">

A.“一五”计划建设时期
B.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汽车已进入寻常百姓之家。新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起步于

A.大跃进运动时期
B.“文化大革命”期间
C.“一五”计划期间
D.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难
我国在“一五”计划时期各部门的投资比例是:工业占58.2%,运输邮电占19.2%,农、林水利占7.6%,文化教育和卫生占7.2%,其它占7.8%。在工业内部,重工业的投资比例大体是轻工业的7.9倍。由此可见,我国“一五”计划时期

A.优先发展农林水利业
B.优先发展重工业
C.优先发展文化教育业
D.优先发展运输邮电业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容易
为确立社会主义公有制形式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我国在建国初期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没有涉及的行业是

A.农业
B.手工业
C.资本主义工商业
D.国防事业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开始于

A.1840年底
B.1919年底
C.1945年底
D.1956年底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
“一个萝卜千斤重,两头毛驴拉不动。”“肥猪赛大象,就是鼻子短。”这些口号反映“大
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的错误是

A.高指标
B.瞎指挥
C.浮夸风
D.共产风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容易
有些历史人物对历史发展产生过一定影响,下列人物与相关事件连接错误的是

A.毛泽东——开国大典
B.彭德怀——抗美援朝
C.邓小平——改革开放
D.袁隆平——两弹一星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
国际外交史上著名的“乒乓外交”发生在

A.中国和日本之间
B.中国和美国之间
C.中国和英国之间
D.中国和苏联之间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在中国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访问,西方新闻界称这一周是“改变世界的一周”,主要是因为:

A.抗美援朝战争取得胜利
B.新中国制定第一部宪法
C.中美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
D.中美在北京签署经济合作协议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容易
时代特点会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留下烙印,人们所取的名字也能折射出不同时期的历史情况,反映新中国的历史进程。下列名字①马改造②李建国③张跃进④刘开放,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②①③④
B.③④①② 
C.①②③④
D.④③②①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
十一届三中全会形成的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是

A.刘少奇
B.毛泽东
C.周恩来
D.邓小平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
“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这
首歌谣中农民赞扬的是

A.新中国土地改革的实行
B.人民公社的成立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D.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成立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容易
右图是一座城市市政府楼前的雕塑——拓荒牛,这座城市在改革开放中被誉为“一夜崛起之城”,它是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VERTICAL-ALIGN:middle;">

A.深圳
B.南京
C.上海
D.北京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
201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于2014年1月在北京隆重举行。会议颁发的国家最高科
技奖,是中国科技界的最高荣誉。2001年获得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的农业科学家是

A.邓稼先
B.袁隆平
C.陈开甲
D.张存浩



※题型:综合题※知识点:综合题※试题难度:中等
图片是形象的史料。观察下列反映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新中国外交领域成就的一组图片,回答问题: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VERTICAL-ALIGN:middle;">
请回答:
(1)图一中1954年与印度总理举行会谈的中国总理是谁?他与印度、缅甸两国总理发表联合声明,一致倡导的指导国与国相互关系的基本准则是什么?
(2)图二中中国代表团成员在联合国大会上开怀大笑的原因是什么?
(3)图三中主动伸手与周恩来总理相握、推动中美关系正常化的的美国总统是谁?


※题型:改错题※知识点:改错题※试题难度:中等
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奏响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序曲。为此,八年级一班的同学要以“我眼中的改革开放”为主题编辑一份历史小报,请你帮助他们完成以下设计。(10分)

理论篇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VERTICAL-ALIGN:middle;">
图一十四大会场            图二十七大会场        图三十八大会场
实践篇
改革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VERTICAL-ALIGN:middle;">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 A 展开,农民创造了以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推动中国农业的大发展。90年代改革向城市推进。
开放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VERTICAL-ALIGN:middle;">
1980年,我国决定在广东省的       C   、珠海、汕头和福建省的厦门设置经济特区,打开了对外开放的窗口。目前最大的经济特区是海南省。20世纪末对外开放已经形成了从东部到中西部全方位、多层次的新格局。
任何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都需要学习别的民族、别的国家的长处,学习人家的先进科学技术。——邓小平
成就篇
1978年我国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是133.6元,2007年增至4140元;1978年我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43.4元,2007年增至13786元;1978年我国城市数量为193个,2007年超过660个。2008年,中国经济总量已位居世界第四,外贸总额位居全球第三。……
感悟篇
 

请回答:
(1)同学们试图通过“理论篇”的设计展示为改革开放指明方向的党的一系列重大会议,图一是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的会议,应该展示党的哪一次重大会议的图片?(2分)
(2)“实践篇”中“改革章”A处应填             ,B处应填             。(4分)
(3)“实践篇”中“开放章”C处应填             。(2分)
(4)请结合“成就篇”中改革开放取得的重大成就完成“感悟篇”。(2分)

※题型:改错题※知识点:改错题※试题难度:中等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探索前行,虽然出现过严重失误,但最终走上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让我们回顾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历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工业起步】
材料一 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毛泽东
(1)我国制定了哪一计划改变了材料一中的落后现象?(2分)
【制度确立】
材料二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VERTICAL-ALIGN:middle;">
(2)材料二中的一组图片反映的是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起来的什么事件?(2分)
【出现失误】
材料三 早稻亩产二万六千九百多斤,花生亩产一万多斤的高产“卫星”,从湖北省麻城县麻溪河乡和福建省南安县胜利乡的田野上腾空而起了。这是今年我国农业生产上又一件大喜事。
——1958年8月13日《人民日报》社论
(3)我国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曾出现过严重失误。材料三反映的是哪一事件?(2分)
【拨乱反正】
材料四 20世纪的最后20年,在世界的东方,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解放了思想的中国人焕发出蓬勃的创造力,书写了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 
——《复兴之路》解说词
(4)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进行的“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指什么?(2分)
【以史为鉴】
(5)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你从中得到怎样的认识?(2分)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Powered by 5wangxiao

© 2007-2021 5wangxiao.Com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