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现代文阅读及答案] 登金山寺塔的阅读附答案

[复制链接]

登金山寺塔①

杜睿

极目非无岸,沧波接大荒。

人烟沙鸟白,春色岭云黄。

出世登初地②,思家傍战场。

咄哉天咫尺,消息转茫茫。

【注】①这首诗作于崇祯十四年(2023年),当时诗人躲避战乱离开家乡湖北,流落江宁、扬州一带。②初地:佛教语,意思是初得真念的处所。

19.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首句写诗人登上金山寺后初眺,首先吸引诗人的是长江,这与金山寺的地理位置有关。

B.“沧波”句紧承上句,用所见之远衬托金山寺塔的高峻,还初步写了诗人登塔的心思。

C.“人烟”二句进一步写登塔所见,写出了寺周围民居的阜盛景象与景色的苍茫美丽。

D.“出世”既扣金山寺,又与寺塔的高峻相照应,诗人初得真念,在此萌生出家的念头。

E.“茫茫”与前面的眺望所见遥相呼应,还点明了诗人登塔远眺的真实目的,令人感慨。

20.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情感?诗中的“初地”对这种情感表达有何作用?(6分)

19.C、D。(C项“写阜盛与美丽”错,是写人烟冷落,春光惨淡。D项诗人并没有萌生出家的念头,而是更加思念家乡。)(答对一项给2分。)

20.通过写登塔所见,表达了诗人对战乱中家乡的思念以及内心的沉郁悲凉之情。(3分)“初地”意思是初得真念之处所,但是诗人登塔以后,不仅没有消释尘世之念,反而更加思念家乡,这样就对思乡情感的表达起到了强化的作用。(3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Powered by 5wangxiao

© 2007-2021 5wangxiao.Com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