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田黄雀行① 曹植 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 利剑不在掌,结友何须多? 不见篱间雀,见鹞自投罗。 罗家得雀喜,少年见雀悲。 拔剑捎②罗网,黄雀得飞飞。 飞飞摩③苍天,来下谢少年。 注:①建安二十五年曹丕继位掌权,对曹植心存疑忌,本诗作于曹植的至交丁仪、丁廙被杀之时。②捎:挥击,削破。③摩:接近、迫近。 8.“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5分) 9.诗歌是怎样以对比手法来塑造少年形象的?请简要分析。(6分) 8.(5分) 开头两句托物起兴(或用比兴手法),(2分)以树大招风、海阔生波来暗喻自己险恶的政治处境,表达自己内心的悲愤与忧惧,(2分)同时奠定诗歌悲凉的感情基调。(1分) 9.(6分) ①以黄雀的弱小与鹞的凶狠作对比,表达少年对强权的愤恨之情; ②以罗家得雀的喜悦和少年见雀被俘的悲苦心情作对比,表达少年眼见弱小被欺凌而无能为力的悲苦心境; ③以黄雀投罗的实写和脱网高飞的虚写作对比,表达少年救助友人的心愿; ④以初时对“利剑不在掌”的叹恨和结尾对“拔剑捎罗网”的向往作对比,表达少年对济难之权的希冀和实现凌云壮志的憧憬。 (三点即可,每点2分,共6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