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现代文阅读及答案] 立秋日祷两宿灵隐寺同周徐二令 阅读附答案

[复制链接]

立秋日祷两宿灵隐寺同周徐二令①

苏轼

百重堆案掣身闲,一叶秋声对榻眠。

床下雪霜侵户月,枕中琴筑落阶泉。

崎岖世味尝应遍,寂寞山栖老渐便。

惟有悯农心尚在,起瞻云汉更茫然。

【注】①2023年立秋日,被贬杭州通判的苏轼奉知府之命带领县令用邠和徐畴求雨,作此诗。

13.诗歌的颔联在写景上有何特色?请简要赏析。

14.本诗塑造了诗人怎样的形象?请结合全诗分析。

参考答案:

13.①诗人把月色比作“雪霜”,表现其皎洁,把泉声比作“琴筑”之声,反衬夜晚的静谧。②动静结合,视听结合。诗人从视觉的角度写月色,从听觉的角度写泉声,静景和动景结合,描绘出山间夜晚的幽静图景。(5分)

14.全诗塑造了一个勤政忧困、饱经沧桑、关心农民的诗人(官员)形象。诗人“百重堆案”,忙于政务,欲抽闲而不得,为祈雨而宿山寺,闻秋声而思国事。遭贬通判,年华渐逝,倍惑世路艰难,但仍心怀民生,起看银河,长夜难眠。(5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Powered by 5wangxiao

© 2007-2021 5wangxiao.Com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