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2021届中考化学临考押题卷 安徽地区专用

[复制链接]

温度/℃
0
10
20
40
60
80
100
溶解度/g
182
191
204
238
287
362
487

A.配制的蔗糖溶液下层比上层甜
B.降温,糖水中一定有晶体析出
C.20℃时,蔗糖饱和溶液质量一定为304g
D.升温,糖水中蔗糖的质量分数不变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如图所示,滴管中吸入某种液体,平底烧瓶中盛有另一种物质,挤压滴管滴入液体,一段时间后气球明显鼓起。下列选项符合题意的是(   )

选项
滴管内物质
平底烧瓶内物质
A
稀盐酸
锌粒
B

氧化钙
C
氢氧化钠溶液
二氧化碳气体
D
碳酸钠溶液
稀硫酸

A.A          B.B          C.C          D.D

※题型:填空题※知识点:填空题※试题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短文,回答问题。
碳捕捉与封存技术
“碳捕捉与封存”是我国的一项先进技术(如图所示)。

我国能源消耗的
70%
来自煤炭。每秒有
100
吨煤在燃烧,年消耗量超过
亿吨。如果任由煤
炭资源在诸多领域利用,将对大气、河流、土地产生污染,温室效应增强
。为实现节能减排、绿色环保,我国政府举全国之力,积极倡导并大力发展新的绿色经济。比如:电厂中的煤在极高的温度下充分燃烧,会产生大量

,每年的排放量大约
1600
万吨,运用“碳捕捉与封存

技术,这些

将不会进入大气。被封存的

有许多用途,如用于食品保鲜、气体肥料、冷藏食物、物品灭火等,以此来消除资源的巨大浪费。我国正以超世界一流的目光发展经济,完善环保体制。
1.“碳捕捉与封存”技术有利于控制的加剧。
2.煤在极高的温度下充分燃烧,主要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将分离聚集的
压入地下的过程中,分子间隔会。
4.将
封入蓄水层中会发生反应生成______。
5.被封存起来的
用于冷藏食物的原理是。

※题型:实验题※知识点:实验题※试题难度:中等
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回答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
2.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停止加热时,应______________(填序号)。①先熄灭酒精灯,再把导管移出水面②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3.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应选用的装置为(填序号),检验二氧化碳已收集满的方法是。

※题型:填空题※知识点:填空题※试题难度:中等
工业上常用铝土矿(主要成分为

,含

杂质)为原料冶炼铝,工艺流程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已知:氧化铝与酸、碱都能发生反应;
氧化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试剂X是_______(填“氢氧化钠溶液”或“盐酸”),反应Ⅰ后过滤所得的沉淀是_______。
2.Ⅱ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3.列举产物
的一种用途。

※题型:实验题※知识点:实验题※试题难度:中等
同学们用石灰石和
6%
的稀盐酸制取

时发现固体仍有大量剩余,但不再产生气泡。(杂质不参与反应)
【提出问题】
不再产生气泡的原因是什么?

作出
猜想】

猜想

:稀盐酸已完全反应
;
猜想二:石灰石中的碳酸钙已完全反应;
猜想三:生成物或杂质覆盖在石灰石表面,阻碍反应继续进行;
猜想四:稀盐酸的浓度下降到一定程度后反应不再进行。
【实验探究


稀盐酸是否已完全反应?
甲同学取少量上述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铁粉,观察到
_
_____________

_
_____________
的现象,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
_____________
,说明猜想一不成立。
【实验探究二】
石灰石中的碳酸钙是否已完全反应?
乙同学取部分剩余固体于试管中,滴加
少量
_
_____________
的稀盐酸,观察到有气泡产生。一段时间后,不再产生气泡,仍有固体剩余。由该实验可知:猜想二不成立。
【实验探究三】
是否是生成物或杂质覆盖在石灰石表面,阻碍反应继续进行?
丙同学充分振荡反应容器,使剩余固体和液体充分接触,观察到仍无气泡产生,说明猜想三
_
_____________
(填“成立”或“不成立”)。
【继续探究】
请设计实验方案检验猜想
四是否
成立。
实验操作:
_
_____________
预期现象与结论:
_
_____________


※题型:计算题※知识点:计算题※试题难度:中等
过氧化氢溶液俗称双氧水,是一种常见消毒剂。实验室里可用向稀硫酸中逐渐加入过氧化钡(

)的方法制取少量过氧化氢,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理论计算:若向56.4g某浓度的稀硫酸中加入一定量过氧化钡,当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23.3g沉淀。则加入
的质量是多少?
2.实验分析:医用双氧水常为溶质质量分数为3%的过氧化氢溶液,如果将20g6%的过氧化氢溶液稀释到医用双氧水浓度,需加入水的质量是g,稀释时需用到玻璃棒,其作用是。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容易
安徽历史文化悠久,传承了多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简称“非遗”)。下列“非遗”项目的制作过程中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
A.无为剔墨纱灯
B.界首彩陶
C.徽州竹雕
D.三河羽毛扇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容易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在发展乡村经济的同时也要保护我们的环境。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禁止焚烧秸秆,回收用于制沼气
B.推广太阳能入户发电,增加农民收入
C.大量使用化肥,提高农作物产量
D.使用合成材料作布料,力促“不愁穿”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
“垃圾分类工作就是新时尚”。废旧报纸应投入的垃圾箱是(   )
A.
B.
C.
D.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
“关爱生命,注意安全,拥抱健康”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状腺肿大是由缺铁引起的
B.人体内血浆的正常pH范围是0.9~1.5;如果出现异常,则可能导致疾病
C.大量吸烟能使人中毒死亡,青少年一定不要吸烟
D.为减少肥胖和心脑血管疾病,不吃油脂类食物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世卫组织(WHO)发表声明称,地塞米松(
)可挽救新冠肺炎重症患者生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地塞米松属于氧化物
B.地塞米松由4种元素组成
C.地塞米松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D.地塞米松中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2:5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
在制取氢气
的实验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检查气密性
B.加入锌粒
C.加入稀硫酸
D.收集氢气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
科学家因锂离子电池发展的研究获诺贝尔化学奖。结合图示,有关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属于非金属元素
B.相对原子质量是6.941g
C.
表示核内有3个电子
D.离子符号是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
在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时,甲同学的集气瓶内水面上升高度明显小于瓶内原有空气体积的
,乙同学的结果明显大于
。下列对这两种现象的原因分析不合理的是(   )
A.乙同学插入燃烧匙太慢
B.甲同学使用的红磷量不足
C.甲同学实验前弹簧夹未夹紧
D.乙同学没等装置冷却至室温就打开弹簧夹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工业生产硫酸中的某一步反应用微观模型图表示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前后硫元素的化合价从+2变成+3
B.参加反应的反应物间分子个数比是1:1
C.反应前后分子数目不变
D.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学习化学,需学会从化学的角度分析问题,提高学科核心素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常温下,氢氧化镁难溶于水,不能使酚酞溶液变红,因此氢氧化镁不属于碱
B.将镁和铁分别放入稀盐酸中,观察到镁表面产生气泡的速率更快,所以镁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强
C.水通电分解得到氧气和氢气,则目前氢气作为能源已得到广泛应用
D.氢气能在氯气中燃烧,说明燃烧不一定需要氧气参与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小明自制了一杯蔗糖水(无固体剩余),用于缓解运动后出现的低血糖症状,之后他结合下表蔗糖的溶解度数据,归纳出以下问题,其中正确的是(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Powered by 5wangxiao

© 2007-2021 5wangxiao.Com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