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画的意境节选自当代著名画家李可染先生的《漫谈山水画》一文,主要探讨了山水画创作中的意境。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山水画的意境教案设计2023,供大家参考。 教学目标 1、识记并积累生字、生词,了解作者的相关知识。 2、把握文章的核心概念,了解概念间的关系,理解作者的观点。 3、梳理文章的论述思路,分析作者所举实例,体会实例与作者观点的关系。 4、借鉴文中的理论方法,学习鉴赏文学作品和山水画作。 5、拓展阅读,质疑反思,形成自己的认识和看法。 教学重点 1、把握文章的核心概念,了解概念间的关系,理解作者的观点。 2、梳理文章的论述思路,分析作者所举实例,体会实例与作者观点的关系。 3、借鉴文中的理论方法,学习鉴赏文学作品和山水画作。 4、拓展阅读,质疑反思,形成自己的认识和看法。 教学难点 1、借鉴文中的理论方法,学习鉴赏文学作品和山水画作。 2、拓展阅读,质疑反思,形成自己的认识和看法。 教学准备 1、布置学生搜集一些山水画名作,认真观摩欣赏,同学间交流,分享对山水画审美追求、技法特点等的初步认识。 2、教师印发资料:袁行霈《论意境》、颜景龙的《中国山水画的意境美》和李可染《谈学山水画》。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图片导入,激发兴趣 (多媒体投影的《江山如此多娇》) 师:这幅画是关山月、傅抱石他们共同合作专门为装饰人民大会堂而绘制的大型山水画。 问:看画面你能想到哪首古诗词? 生回答。 全班齐诵毛泽东的《沁园春雪》: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馀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师:结合词,再看画面,你有什么感受? 生回答。 师:同学们对画面的这种感受属于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重要范畴,即“意境”。关于“意境”, 当代山水画大家李可染先生曾做过专业论述,同学们想不想跟随他去了解一下呢?让我们一起学习课文《山水画的意境》。 (二)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任务一:初读课文,抓核心要素 【出示任务】 默读文章,在阅读中圈点勾画,注意圈画出以下要素: 1、核心概念; 2、主要观点; 3、所用实例; 4、所做结论。 【反馈指导】 本文是一篇文艺论文,同学们第一次接触这种类型的文章,但其实文艺论文作为议论性文章的一种,阅读的方法和一般议论文一样,只要抓取了以上几个要素,一篇文艺论文的基本内容就基本理解了。 任务二:再读课文,把握结构 【出示任务】 1、再读课文,勾画出每段关键句。 学生读课文,完成任务。 2、分小组合作探究,梳理出文章的论述思路,每组以提纲示意图的形式呈现。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并展示。 【反馈指导】 每段关键句和提纲示例: 教师小结: 从提纲图示中可清晰看出,文章层次分明,遵循“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写作思路进行论述。这既是议论文的常用思路,也符合人类认识问题的一般思路。在议论文写作时,也可以借鉴这种思路来组织文章。 任务三:细读文本,研究实例 【出示任务】 1、本文探讨山水画的意境,为阐明观点多处引入实例,请分别找出来,并说说它们和作者观点的关系。 2、根据第3段的观点,请你再举一个古诗的例子,模仿课文的写法,写一段文字作为补充的论据。 学生回答、写作。 教师点评。 【反馈指导】 实例分析是论述观点的重要辅助,分析中要紧扣观点关键词,希望作者分析实例的方式能给同学们的议论文写作予以启发。 (三)课后作业 阅读课前下发的三篇文章:袁行霈《论意境》、颜景龙的《中国山水画的意境美》和李可染《谈学山水画》。,用提纲的方式梳理论述层次。 第二课时 (一)导入 上节课同学们完成了对《山水画的意境》论证思路的梳理和实例的分析,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李可染先生的这篇文艺论文,更深入地理解意境的内涵,并学以致用。 (二)思考探究 【出示任务】 请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小组合作探究回答以下问题。 一、作者为什么认为“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意匠与意境是什么关系? 二、各种艺术门类之间总有一些共通之处,彼此往往能够互相借鉴,下面这些山水画创作的心得体会,对你的写作有哪些启示? 1、对客观对象不熟悉或不太熟悉,就一定画不出好画。 2、一棵树、一座山,观其精神实质,经过画家思想情感的夸张渲染,意境会更鲜明;,木然地画画,是画不出好画的。 3、一个山水画家,对所描绘的景物,一定要有强烈、真挚、朴素的感情,说假话不行。 4、有的画家,没有深刻感受,没有表现自己亲身感受的强烈欲望,总是重复别人的,就谈不到意境的独创性。 (三)积累运用 任务一:赏析山水画,品味意境: 【出示任务】 运用本文中有关的“意境”的论述,从课前准备的山水名画作品中挑选一副做赏析(如李可染画作《万山红遍》;黄君璧的画作《飞瀑雷鸣》等)。请小组合作探究完成。 学生完成任务并分组汇报。 任务二:赏析古诗词,品味意境: 【出示任务】 运用课文中有关“意境”的论述,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古诗词进行赏析。完成一段文字。 学生写作。 教师点评。 (四)拓展延伸 【出示任务】 勾连同单元课文,横向对比悟“意境”: 在《山水画的意境》一文中作者说“说假话不行”,在《无言之美》一文中作者说:“美术作品不能说谎”,其含义是否一致,其中体现了哪些共同的艺术追求?又比如《山水画的意境》和《驱遣我们的想象》都有关于意境的论述,其认知是否一致,是否可以互为阐释? (五)课后作业 思考并总结:学完课文,你认为文艺论文的阅读策略是什么?应该怎么读?有哪些阅读方法?请将感悟整理成一篇文字。 (六)板书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