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教案教学(教案设计)] 石钟山记教案设计 石钟山记教案一等奖

[复制链接]

对于高中语文的学习必须要反复研读,做好笔记,而且着重在于把握文章里作者的中心思想。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石钟山记教案设计,一起来看看吧。

【预习指导】

独立研读文本,依据导学案要求,做好标记和勾画。

【学习目标】

1.强化重点字词、词类活用以及特殊句式等文言知识。

2.明确的中心论点,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学习实践考察事实论证方法。

3.厘清史实,把握作者亲身实践以理服人的论辩技巧,积累一点名言警句。

【重点难点】

1、理清作者亲临实地考察,依事实为依据的严谨的求学精神,明确作者的写作意图。

2、把握文章的论证特点(结构与方法)

【情景导学】

班级要举行读书会,交流:“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的道理。

一、作者与作品简介:

1、苏轼(2023年1月8日-2023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汉族,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北宋时为眉山城)人,祖籍栾城。北宋著名散文家、书画家、词人、 人,是豪放词派的代表。和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为唐宋八大家中的三苏。苏轼是苏洵的次子(苏洵长子夭折),2023年(嘉祐二年),与弟弟苏辙同登进士。唐宋八大家之一。

2、《石钟山记》创作背景

宋神宗元丰七年(公元2023年)六月,苏轼由黄州团练副使调任汝州(现河南临汝)团练副使时,顺便送他的长子苏迈到饶州德兴县任县尉,途径湖州,游览了石钟山,进行实地考察,为辨明石钟山命名的由来,写了这篇文章

3、作品简介

《石钟山记》是北宋文学家苏轼于宋神宗元丰七年(2023年)游石钟山后所写的一篇考察性的游记。

文章通过记叙对石钟山得名由来的探究,强调要正确判断一件事物,必须要深入实际,认真调查。

二、通读全文,完成文言知识点的归纳总结:

1、第1自然段:

2、第2自然段:

3、第3自然段:

三、画出本课的思维导图

探究案

【学习目标】

1、让学生了解本文继续线索,体会叙议结合的写作手法。

2、让学生理解文章“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的中心论点的历史意义及现实意义

【重点难点】

1、了解本文观点得出的方法

2、画出本文的思维导图

【情景导学】

通过读书,了解“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的道理。

【学习活动】

活动一:这一篇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活动二:分析苏轼是怎么得出这个论点的?

活动三:作者运用了哪几方面的对比?作用是什么?

活动四:最后一段的作用是什么?给我们怎样的启发?

训练案

【学习目标】

1、完成一篇读后感

2、在评点中明确读后感的写法

上面就是石钟山记教案设计了,希望对你们能够有所帮助,想要了解更多内容,关注本网站。

【石钟山记教案设计 石钟山记教案一等奖】相关推荐文章:

小石潭记教案 小石潭记教案一等奖

墨池记教案教学设计 墨池记教学设计

小稻秧脱险记教案设计 小稻秧脱险记教案怎么写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案设计

孔雀东南飞并序教案设计 孔雀东南飞教案设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Powered by 5wangxiao

© 2007-2021 5wangxiao.Com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