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谢中书书是南朝文学家陶弘景写给谢中书的一封书信。文中借山水,反映了娱情山水的思想,表达了寄情山水的清高情怀。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答谢中书书教案一等奖最新,以供大家阅读参考。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重点文言词汇,提高文言文鉴赏能力。 2.通过反复诵读、小组讨论,疏通文意,体会山川自然之美。 3.体会作者寄情山水的清高情怀。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重点文言知识,体会山川自然之美。 教学难点:提高文言文鉴赏能力,体会作者寄情山水的清高情怀。 三、教学方法 诵读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小组合作探究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题目导入)请同学们齐读课题。上节课给大家布置了预习任务,谁能给大家说一下题目该如何理解呢?(答:回复;书:书信,是一种应用文体,用于陈情记事的。《答谢中书书》指的是回复谢中书的一封书信。)那今天我们就走进这封书信,看看这封书信写了什么吧。【板书:答谢中书书】 (二)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 明确:注意朗读的快慢、停顿、语调、轻重音等。 2.指名读,多媒体呈现重点的文言知识。 明确:实,确实;俱,都;与(yù):参与。 3.学生自读,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思考:这封书信主要写了什么? 明确:写了山川之美。 (三)深入研读 1.请同学们以前后四人小组为单位讨论:作者描写了山川的哪些美景呢?【板书:美】 明确: ①“高峰入云,清流见底”。山水相映之美。【板书:山水相映】 ②“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色彩配合之美。【板书:色彩配合】 ③“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晨昏交替之美,动静相称之美。【板书:晨昏交替、动静相称】 2.谈谈你如何理解“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这句话,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明确:这句话的意思为“自从谢灵运以来,没有人能够欣赏它的妙处。”作者写的都是常见之景,但是语言清丽,而且说了自己能够发现它的神奇之处,表现了作者深得山水之乐的喜悦之情和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 (四)拓展延伸 画一画文中呈现的美景;再次有感情地诵读文本。 明确:老师听见同学们朗读地很认真,也很有感情,在大家的朗读中老师也体会到了山川之美,这就是古文的魅力,朗读的魅力。 (五)小结作业 1.师生共同总结。 明确:现在谁能给大家分享下这节课的收获呢?嗯,你说你不仅了解了“书”这种文体,还跟随着作者游览了一番,有山水、有青林、有鸟鸣、鱼游,感受到了宁静与美好,很好,请坐,谢谢你的分享。 2.作业:将文中的美景用现代文写一写,字数:三百字左右;要求:文从字顺,有意蕴之美。 五、板书设计 六、教学反思 本文是一首描写山川之美的文言文,因而重心在诵读上。本堂课的教学,以“读”为主线,以美景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在读中理解文本,感悟美景。课堂充分地利用各种教学资源,让学生充分参与进来,尽可能地营造课堂气氛。本节课实现了三维目标,达到了师生共建课堂的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