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时常需要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山谷回声真好听》优秀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山谷回声真好听》优秀教案1 活动名称:山谷回声真好听 活动目标:能控制声音的力度变化,用优美是声音形象地表现“人声”和“回声”;能分角色合作表现。 活动准备: 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播放这首歌,使幼儿熟悉旋律。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一、爬山。 1、假日里,天气晴朗,我们一起去爬山吧! 2、教师播放音乐,引起幼儿边听音乐,边作各种动作,表现爬山情景。如:背上背包、擦汗、观望、休息、喝水等动作。 3、到了山谷大家会作些什么事,并用动作表示,如:双手拢成喇叭状,大声呼喊。 二、回声真好听。 1、幼儿完整欣赏歌曲一遍,说说听到了些什么,他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2、欣赏歌曲,引导幼儿听一听歌曲中哪些是小朋友的声音,哪些是大山公公唱的`? 3、怎样唱才能让人一听就能分出是谁唱的?重点学唱回声句。引导幼儿学习控制音量,表现回声由强变弱的过程。 4、山谷回声很好听又奇特,真有趣!怪不得小朋友哈哈哈的笑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一下大山公公是怎样笑的。 三、与大山对话。 1、根据歌曲内容,让幼儿按意愿分成两组,一组扮小朋友,一组扮演大山公公。 2、幼儿分角色演唱歌曲。 3、怎样才能让几个人的声音听上去像一个人似的? 引导扮演小朋友的幼儿配上合适的动作,表演与大山对话时的情景。要求两组幼儿配合默契,体验合作的快乐。 《山谷回声真好听》优秀教案2 对教学目标的设计: 1、能够初步听辩声音的强弱,寻找自然界音响的强弱,并能在打击乐器上奏出强音,弱音。 2、演唱歌曲《山谷回声真好听》,并能够用歌声表现强弱。 3、从中体验到大自然中充满的乐趣。 对教学过程的设计: 一、听音乐进教室 1、听音乐,根据节奏拍手进教室。 2、师生问好。 二、感受、引导、掌握 1、听音乐,感受强弱。 2、理解“强弱”定义。 3、再听,分辨强弱,认识“f”和“p”。 4、奏出强弱,并能根据弱音,做出相应手势。 5、想象自然界中的音响。 三、听赏、表现 1、导入新课(播放动画片中带回音)。 2、学回声 3、欣赏歌曲 4、师生合作学唱歌曲 (1)师生互唱 (2)模唱 (3)分组接龙唱 (4)齐唱 四、小结 大家玩的高兴吗?从中都学到了一些什么? 对教学评价的设计: 在掌握知识目标方面,利用各种手段,淡化音乐知识概念,注重了教学的感受性。整堂课,学生能和老师在一个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合作和创造,较好地完成了教学目标。 《山谷回声真好听》优秀教案3 教学目标 1.能够听辩出声音的强弱,并能在打击乐器上奏出强弱音。 2.能学会唱歌曲《山谷回声真好》,并能用歌声表现声音的强弱。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并表现声音的强弱。 难点:较准确地用歌声表现回声的强弱效果。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准备 课件、打击乐器若干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小朋友们,今天天气可真好,老师带你们一起去交游,准备好了吗?那我们出发吧。(律动) 二、引导掌握 打雷、下雨了,小朋友们,那儿有个山洞,我们一起去避避雨吧。 (课件:突然打雷、下雨。) 你们刚刚听到了什么声音?(雷声、雨声) 谁能模仿一下雷声和雨声? 比较雷声和雨声的不同。 学习比较声音的强弱、高低。 游戏:大鼓与粉笔头 教室作为一面鼓,学生作粉笔头。师用不同力度敲击鼓面,鼓声强,学生跳得高;鼓声弱,学生跳得低。 出示课件雨停了,出现彩虹,动物们都出来玩耍。 学生随音乐《山谷回声真好听》走一走。 三、表现与创作 小朋友们,山谷看到你们可高兴了。听,它还唱起了歌了呢! (课件:动画。播放歌曲《山谷回声真好听》) 1、唱一唱 (1)范唱。 (2)小朋友们,我们跟着小鸟、小溪一起来唱一唱。 (3)学生整体学唱。 2、编一编 让学生创编歌词加入歌曲,再让学生唱一唱。 四、结束 小朋友们,天快黑了,我们该回家了。看,小火车来接我们了。 课件:小火车出现,播放歌曲《火车开啦》。 听音乐出教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