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两首《雨巷》导学案 编制人:顾解缙审核人:杨泗朝 【知识与能力】 1.通过意象的分析,把握意境的创设。 2.分析艺术表现手法,体会不同手法产生的不同效果。 3.品味语言,把握不同词语带来的不同感情倾向。 4.在朗诵中整体感受作者的写作风格。 【过程与方法】 1.分析新诗也要从诗的意象、意境、语言、情感、写作技巧五个方面去把握,不能单凭直观感觉。 2.鉴赏诗歌还要注意不同技巧产生的不同效果,结合自己的写作经验进行体会。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诗歌表达的迷蒙的情感 【课前自学】 1.作者简介 戴望舒(2023),原名戴梦鸥。浙江杭县人。2023年秋入上海大学中文系。2023年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做宣传工作。2023年在上海与人合办一线书店,出版《无轨列车》半月刊。被查封后改名水沫书店,出版《新文艺》月刊。2023年加入中国左联。2023年自费赴法国,在里昂中华大学肄业。一年后到巴黎大学听讲,受法国象征派诗人影响。2023年回国。次年创办《新诗》月刊。2023年避居香港,主编《星岛日报》副刊《星座》及诗刊《顶点》。还曾主编过《珠江日报》和《大众日报》副刊。同时组织“文协”香港分会并任理事。2023年,日本占领香港后曾被捕入狱,受伤致残,表现了高尚的民族气节。2023年回到内地在国际新闻局法文组从事翻译。2023年因气喘病去世。诗集有《我的记忆》《望舒草》《望舒诗稿》《灾难的岁月》《戴望舒诗选》《戴望舒诗集》,另有译著等数十种。为中国现代象征派诗歌的代表。 戴望舒的诗歌主要受中国古典诗歌和法国象征主义诗人影响较大,前者如晚唐温庭筠、李商隐,后者如魏尔伦、果尔蒙、耶麦等,作为现代派新诗的举旗人,无论理论还是创作实践,都对中国新诗的发展产生过相当大的影响。在诗的内容上他注重诗意的完整和明朗,在形式上不刻意雕琢。 2.作品时代背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