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学习目标: 一 积累文言词语,培养语感。了解诗歌常识。 二 反复朗诵,体会诗歌的音韵美,意境美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 培养学生热爱诗歌的情怀,丰富学生的古典文化修养。 重点: 把握意境,有过去背诵诗歌。 难点: 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变化。 课时: 一课时 教学 :多媒体教学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显示:画面一轮明月 ,伴以王菲歌曲《但愿人长久》营造氛围) 歌曲很好听,大家知道是谁唱的吗?(王菲)可是大家知道是谁写的词吗?(苏轼)了解苏轼的同学请把他介绍给大家! 二 作者简介: (显示:有关苏轼的资料及写作背景)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与其父 苏洵、其弟苏辙合称“三苏”,“唐宋八大家”之一。因反对王安石变法,谏官劾其作诗“诽谤朝廷”,下狱。哲宗时为翰林学士,官礼部尚书,后复行新法,贬惠州,又被贬琼州。徽宗时遇赦召还,卒于常州。他学识广博,文章诗词书画均工。著有《东坡乐府》。 这首词写于宋神宗熙宁九年。这一年,苏轼在密州任太守。其时,苏轼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出守外郡已经历时五载,和弟弟苏辙也已有七年不得相见。政治上不得意,生活上兄弟天各一方,在中秋之夜,他喝酒赏月,直到天亮。写下这首词! 三 检查预习情况: 字词: Chén què qióng chán qǐ shēng 四 初读课文: ( 显示要求:读准字音,正确朗读) 听范读,然后学生自己揣摩语句试读。老师给予指导。 五 研读课文: 结合资料及同学间的讨论,纠正理解上的偏差达到正确理解。 1、读小序,弄懂意思,思考在小序中交代了什么信息? 归纳明白:时间 作词的情形 主旨之一 2、读上阕:抓住关键词语,体会作者的感情变化? 词以拿酒问月开端:明月什么时间就有了?天上的宫阙今晚是何 年何 月?要体会苏轼当时的情况:政治上失意,与弟弟七年不得相见,下去郁闷惆怅,所以在“出世”“入世”之间徘徊。想飞到月宫中去,又怕难以承受寒冷。既然月宫回不去,还不如在人间呢!最后达到释怀超脱,表现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 总结:上片叙述了作者的身世感慨和矛盾心理。 3、自学,小组研读讨论,体会下阙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 同学讲解自己的体会,老师补充:赏月人一直到什么时候?为什么无眠?“何事常向别时圆?”是什么语气?有什么感情?(怀念弟弟)作者最后想开没有?哪句话包含了深刻的哲理?哪句话包含了对天下所有离人的祝福? 总结:上片抒发了对弟弟的怀念之情。 六、 品读: 配乐朗诵,体会意境,品位妙句。 请同学读读自己喜欢的好句,加以阐释。 (显示例子: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世界上不可能有永远圆满的事情,人生有欢聚,也必然有离别;这正是与月亮有圆时也有缺时一样,原是自然的律。这里饱含着人生哲理。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娟婵。 若是人能健康长久的活着那么,即使相隔千里,也能够因共赏明月而得到些许安慰吧。这千古名句表达了对人生的美好祝愿!) 七 、诵读:配乐朗诵,再次把握词中的情感。 八 、比较阅读: (显示《念奴娇 赤壁怀古》和《江城子》供学生朗读比较) 念奴娇 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 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墙橹灰飞烟灭。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撙还酹江月! 江 城 子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悠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的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冈! 九 、布置作业: 收集有关月亮的诗句,背诵这首词 。 板书设计: 天 上 琼楼玉宇 起舞弄清影 高处不胜寒 人间 人间 郁闷 惆怅 释怀 超脱 赏月————怨月————释怀—————祝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