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上的足迹》教学建议 1、课文导入的教学方法建议: 出示图片(课本前面的彩图等),简要解说图片内容,联系中国古代的“嫦娥奔月”等神话传说讲人类征服月球的愿望和实践,引起学生兴趣。 可播放探访太空的有关录像资料片段。 也可以北京中学生出国进行模拟登陆火星活动的报道导入。 2、课堂讨论的教学方法建议: 如讨论:宇航员登上月球做了哪几件事? 在解决前面问题(登月的全过程可分为几个阶段)的基础上,先让学生再读课文,提示学生按照顺序找出反映宇航员活动的关键词语。 提示:按时间顺序。 提示:找出动词。 让学生自由发言,其他同学讨论补充,教师可归纳补充,板书或在屏幕显示答案: ⑴检查了登月器的着陆情况,发现一切正常。 ⑵他们拿出铁锹,采集了月壤和月岩的样品。 ⑶他们从登月舱中取出一块纪念碑,把它树立在月球上。 ⑷从登月舱中取出电视摄像机,安装在月球的表面。 ⑸安装了一台太阳风测定装置,用来检测宇宙射线。 ⑹安装了用来精确测定月球和地球之间距离的激光仪。 ⑺安装了测定月震的月震仪。 ⑻取出美国的星条旗,把它插在月亮上。 ⑼跟美国总统尼克松通话。 学生回答不一定要全,按顺序概括出主要的四五项即可。教师板书也可只出现关键的动词或将动词进行特殊标示。 《月亮上的足迹》教学建议 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 1、有条件的学校,可准备一些教学课件,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直观,引起学生学习兴趣。 2、通过本课学习要培养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教学时可与本单元综合性学习“探索月球奥秘”综合起来考虑。 3、教给学生一点快速阅读的方法,在规定时间内读完全文,概括课文内容,看谁概括得全面而正确。 4、开展一个口述活动。请一位或几位学生对登月全过程作跟踪报道,报道的内容可以为主,参照其他有关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