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沽高中田克君 教学目的:掌握寓言特点,体会寓言寓意,学会创作寓言。 教学重点:体会寓言寓意,学会创作寓言。 教学课时:1 教学过程:(先分角色朗读课文,再抓住以神、动物、物品喻人,分析人物性格特点,引出寓意。) 一由学生讲自己创作的童话故事(《古代英雄的石像》附加作业),比较童话与寓言的不同点,引出寓言的特点 ——这是一种隐含有劝喻或讽刺意义的故事。“寓”是“寄托”的意思,即把作者的思想寄寓在一个故事里,让人从中领悟到一定的道理,获得一些教训。寓言的故事大多简短,主人公可以是人、生物,也可以是无生命的事物。对于生物或无生命的事物,寓言作者往往把它们人格化。我国先秦的寓言创作,成就很高,许多寓言故事流传至今。古希腊产生的《伊索寓言》,历来为世界各国所传诵。 二正字音 三分析 (一)《赫耳墨斯和雕像者》 1赫耳墨斯为什么来到凡间? 2他为什么挑了宙斯和赫拉的雕像来问价,请说出他此刻的心理?(注意引导学生留意宙斯和赫拉的身份) 3结果令赫耳墨斯满意吗?他值得同情吗? 4分析人物性格,点明寓意。 5小结写作特点。 6让学生讲讲“夜郎自大”“井底之蛙”等有同样寓意的故事。 6向学生赠送做人格言:轻视别人的人,也会遭到别人的轻视;尊重别人的人,才会得到别人的尊重。 (第一部分讲述故事,第二部分点明寓意。第一部分又可分为两层。第一层,用一句话交代赫尔墨斯到人间去的原因。 第二层,叙述赫尔墨斯与雕像者的对话。故事一开头,用“赫尔墨斯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的尊重”,开门见山地 说明了他到人间去的目的:不是为了了解人们疾苦,为他所庇护的凡人做些好事,而是为了欣赏人们崇拜自己的盛 况。寥寥数字就勾画出赫尔墨斯自命不凡和爱幕虚荣的性格。第二层,由三问三答组成。赫尔墨斯先问宙斯的像值 多少钱,雕像者说值二个银元。赫尔墨斯又“笑着”问赫拉的像值多少钱。赫尔墨斯“笑”什么?笑宙斯的像太不 值钱了,才一个银元。作为主神,他在人间受到的尊重也不过如此!这里虽然只用了一个字——“笑”,却把赫尔墨 斯自命不凡、目空一切、妄自尊大的性格和心理充分地表现了出来。问赫拉的像值多少钱,雕像者答还要高一点。 这一问一答,是必要的过渡,为下面写赫尔墨斯的心理活动作好了铺垫。当听说赫拉的像还要资一点,他就自以为 是地想开了:“身为神使,又是商人的庇护神,人们对他会更尊重些”。赫尔墨斯心理活动的这一描写,更进一步地 直截了当地揭示出了他自命不凡、爱慕虚荣的性格。当赫尔墨斯问他自己的像值多少钱时,雕像者的回答出乎他的 意料:“假如你买了那两个,这个算添头。白送。”故事冥然而止。这一结尾,波澜陡起,出奇制胜,给自命不凡和 爱慕虚荣者以强烈的讽刺、教训。故事情节虽然简单,但结构安排却独具匠心。层层铺垫,引人入胜;结尾的对比, 强烈有力,耐人回味。) (二)《蚊子和狮子》 1蚊子为什么能打败狮子? 2蚊子为什么会败给蜘蛛? 3点明寓意。 4小结写作特点。 5请学生说出知道哪些点明同样寓意的故事。(《龟兔赛跑》) 5请给课文加上一个不同的结局。 (第一部分讲述故事,第二部分点明寓意。第一部分又可分为四层。第一层,写蚊子向狮子挑战。第二层,写蚊子 与狮子的战斗。第三层,写蚊子胜利后的悲剧。打败了强大的狮子的蚊子,却成了小蜘蛛的俘虏。第四层,写蚊子临 死前的叹息。故事一开篇,就通过语言描写,着力刻画蚊子勇敢无畏的形象。小小的蚊子敢于藐视强大的狮子,甚至 奚落狮子,公然向狮子挑战。“我不怕你,你并不比我强”“我比你强得多”,语气肯定有力,充分表现了蚊子的勇敢无 畏,坚定自信。接着,写蚊子向狮子进攻。“吹着喇叭冲过去”,写出了蚊子一往无前的坚定果敢。“专咬鼻子周围没有 毛的地方”,说明蚊子善使计谋,以己之长克敌之短。这几十个字,不仅把战斗的场面描写得有声有色,也点明了蚊子 胜利的原因。接下去,写蚊子打败了强大的狮子之后却成了蜘蛛的俘虏。这一层着力描写了蚊子胜利后的表现:“吹着 喇叭,唱着凯歌飞走。”只十个字,就把蚊子被胜利冲昏了头脑、忘乎所以的神态表现出来。正是因为蚊子因胜利而变 得骄傲,才不可避免地落入了“被蜘蛛网粘住”的悲剧中。结尾写蚊子的叹息:“自己同最强大的动物都较量过,不料 被小小的蜘蛛消灭了。”“最强大的”与“小小的”、“较量过”与“被消灭了”这一组鲜明的对比,正说明蚊子太得意 于自己同最强大的动物较量的辉煌战绩,根本没把“小小的蜘蛛”放在眼里,一个“不料”,说明蚊子至死也没有弄明 白自己丧命的原因。不过230字的寓言,情节却安排得起伏跌宕、变化有致。) 小结:两篇皆出自《伊索寓言》,让学生谈谈伊索其人。 (古希腊寓言作家,原为奴隶,创作寓言讽刺权贵,后遭杀害。)据推断,伊索生活在公元六世纪前半期。传说他曾是萨摩斯岛的雅德蒙家的奴隶,由于他的才智受到主人的赏识而获得自由。伊索作为自由民,游历了当时的希腊各地,在撒狄得到了吕底亚国王克洛索斯的器重和信任,曾协助他处理过一些繁难的政务。最后,伊索作为克洛索斯的特使吉德尔斐,被控亵读神灵,被当地居民杀害。由于史料缺乏,学者对伊索其人多有争论。有人认为伊索是寓言作家;有人认为他只是一个讲述寓言的能手;有人认为“伊索”这个名字完全是后人假托。 (三)《浓烟和烟囱》 1简介严文井,(2023——),现代作家、著名的儿童文学家。湖北武昌人。他也发表过不少小说和散文,但成就及影响力都不及他的儿童文学作品。抗战时期,他开始创作寓言和童话。解放以后,他的儿童文学创作达到了高峰。2023年发表的《唐小西在下次开船港》,标志他创作上的成熟。他的童话和寓言.故事生动、构思巧妙,具有浓郁的哲理和诗意,被誉为“献给儿童一种特殊的诗体”。 2联想要合理,作者是抓住浓烟和烟囱什么特征进行联想和想象的? (浓烟:扩散烟囱:静止不动) 3找出第一段中描写的句子,说说这些描写写出了什么特点? (浓烟:不可一世,洋洋自得。烟囱:沉默谦虚实干。) 4从两者的语言当中可以看出他们各自什么特点? 5两者有什么不同的结局? 6点明寓意。 7小结写作特点。 (这则寓言可分为三个部分。第1自然段是第一部分。先分别描写了烟囱和浓烟的不同特点,表现了它们各自的 性格,为故事的展开作了铺垫。烟囱“从早到晚不断地排出一股股的浓烟”,“从来不声不响,更不为这件事自 吹自擂”。写出了烟囱默默工作的形象,表现了他勤劳谦逊的品质。浓烟则是“从烟囱里冲出来,总是大模大样, 张牙舞爪,忽东忽西,忽南忽北”,“永远是洋洋自得,不可一世”。描写出了浓烟飞扬跋扈的形象,表现了他不 可一世,狂妄自大的性格。第二部分(2—5它然段),写浓烟和烟囱的对话。是故事的展开。先写浓烟对烟囱讥 讽嘲笑,进而写浓烟的自我炫耀。这里既写了他的语言,又写出了他的神态。用“忽然俯视一下”“就嘲笑起”, 进一步表现浓烟的狂妄自大、傲慢无理。他奚落烟囱,“多渺小、多可怜”,“一动不动”,“就像一根呆板的木头”, 根本不能理解烟囱默默工作的可贵;他讥笑烟囱,“你是什么时候站在我身子底下的”,忘记了自己出身何处;他 夸耀自己,讽刺烟囱,“你注意了我高超的舞蹈么?你看了不觉得惭愧么?”根本不知道自己那“舞蹈”转瞬即逝。 这些语言充分表现了浓烟的狂妄无知。写浓烟的语言,也用的是一种洋洋自得,不可一世的调接下去,写烟囱的 回答。先承认浓烟比自己“高”“粗大”“还会舞蹈”,接着指出浓烟的致命弱点,“行动没有一定的方向”,”永远 只会随风飘荡”。实事求是、不卑不亢,并含有规劝之意。这段语言描写,表现了烟囱不仅勤劳谦逊,而且很有见 地。通过对话描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进一步深化了两者的性格。浓烟不听规劝,甚至认为烟囱是嫉妒自己, 继续得意洋洋地自我炫耀。作者用一个删节号,表现浓烟还在没完没了地自我炫耀,毫无改悔之意。这一笔就自 然预示出了故事的必然结局。第三部分(6、7自然段),写出浓烟和烟囱的结局,结束故事。浓烟在“自我欣赏” 中“飞舞”“飞升”“扩散”,“最后终于完全消失了”;烟囱“仍然沉默地矗立着,准备排除新的浓烟”。两者的结 局又构成了鲜明的对比,寓意已不点自明了。整篇寓言层层对比,层层深入,把浓烟和烟囱的性格表现得非常鲜 明,把深刻的含意自然地融入对浓烟和烟囱的描写之中。) (四)主题 ——三则寓言表达了基本相似的主题:凡是自以为是、骄傲自大的人,必然被人轻视、遭受失败,甚至会走向灭亡。 劝诫人们要有自知之明,要谦虚谨慎。 (五)写作特点 ——充分发挥想象,赋予神、动物和无生命的事物以人的性格,运用语言、神态的描写表现了人物的性格特点,并 用对比的方法深化故事的主题,是三则寓言在写作上的共有的特点。三则寓言在情节的安排上都注意了铺垫和照应, 相比之下,《蚊子和狮子》的结构安排更富变化,大起大落,更具魅力。 (六)补充 ——《赫尔墨斯和雕像者》中的神:宙斯,希腊神话中主神,是众神之王。他掌管着天地的秩序。赫拉,希腊神话 中的天后,主神宙斯的妻子,掌管婚姻和生育,是妇女的保护神。赫尔墨斯,一译海尔梅斯。希腊神话中众神的使 者,亡灵的接引神。罗马神话中称为墨丘利,掌管商业、交通、畜牧、竞技、演说以至欺诈、盗窃。他行走如飞, 多才多艺,传说首创字母。数字、天文学、体育运动,发明古代的竖琴,并把种植橄揽树的技术传给人类。 四请学生根据给出的成语“滥竽充数”“掩耳盗铃”创作一则寓言。 五板书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伊索寓言》 想 身价(自命不凡,妄自尊大,爱慕虚荣) 问 ——说明了自命不凡,爱慕虚荣的人,结果往往只会适得其反,遭到别人的轻视。 ——情节一波三折。 《蚊子和狮子》————《伊索寓言》 胜败 狮子————蚊子————蜘蛛 扬长避短得意忘形 ————骄兵必败 ————构思精巧,拟人神似,描写生动。 《浓烟和烟囱》————严文井 对比 浓烟(扩散)——————————————烟囱(静止) (性格)张牙舞爪,洋洋自得不声不响,不自吹自擂 (语言)奚落别人,夸耀自己不亢不卑,实事求是 (结局)飞舞扩散,完全消失默默矗立,继续工作 ————不可一世的人,只是匆匆来去的过客,只有谦虚实干的人,才有永恒的价值。 ————寓意自在其中。 盘古开天辟地 教学目的:掌握神话特点,体会想象和夸张在神话创作中的作用,学会创作神话。 教学重点:体会想象和夸张在神话创作中的作用,学会创作神话。 教学课时:1 教学过程: 一请学生说出听过哪些神话(如《夸父逐日》《女娲补天》《嫦娥奔月》)引出比较神话与童话、寓言的不同点(在书上划线)并简介作者袁珂,我国著名神话作家。 二正字音 三朗读课文 四分析 1记叙顺序(按照宇宙起源的历史顺序),注意在书上划出表示时间的词语。 2学生复述故事,讲出天地形成过程,表明作者对盘古的献身精神的赞颂。 3学生发挥想象力,想象自然界万物是由什么形成的。 4读课后练习题,比较作者是如何进行想象扩写的(综合性,条理性,形象性)。 5根据课后习题,学习创作神话(《女娲补天》《牛郎织女》) 五板书 盘古开天辟地 按照宇宙起源的历史顺序 天地混沌 混沌初开————————盘古苏醒,开天辟地 天地成形————————盘古顶天立地,支撑宇宙}赞扬盘古的献身精神 万物生成————————盘古身躯,化成万物 寓言三则 教学目的 1.从寓言学习做人的道理。 2.了解寓言的特点。 3.学习阅读寓言的方法。 重点难点 1.重点:通过故事领悟其中所包含的道理。 2.难点:寓言的特点。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预习 1.优学,给下面加点字注音。 庇护(bi4)爱慕(mu4)凯歌(kai3)粘(zhan1)自吹自擂(lei3)大模大样(mu2)张牙舞爪(zhang1)妒忌(du4) 2.查工具书,解释下面的词语: (1)庇护:原指包庇,袒护;含贬义。本课指保护。保佑;含褒义。 (2)爱慕:本课指因喜好而追求。 (3)粘:本课指紧紧地附着在物体上。 (4)自吹自擂:自己吹喇叭,自己打鼓,比喻自我吹嘘。 (5)大模大样:形容傲慢、满不在乎的样子。 (6)张牙舞爪:形容猖狂凶恶的样子。 (7)洋洋自得;自己感到十分得意或舒适。洋洋:得意的样子。 (8)不可一世:自以为在当代没有一个人能比得上他。形容狂妄自大到了极点。 (9)护忌:对才能、名誉、地位或境遇比自己好的人心怀怨恨。也作忌妒、嫉妒。 3.默写课文,思考自读提示。 二、导人 1.作家作品简介 伊索,公元前6世纪的希腊寓言家。奴隶出身,他善于讲寓言故事,用这些来讽刺权贵,最后遭到杀害。他编的寓言经过加工,成为《伊索寓言》,流传于世。两千年来《伊索寓言》在欧洲文学史上和对以后寓言的创作有着深远的影响。《伊索寓言》故事短小精悍,描写形象生动,语言简洁朴素,富有幽默的特点。 2.关于寓言 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是带有讽喻或讽刺的故事。其篇幅大多简短,主人公可以是人,可以是拟人化的生物或非生物。主题多是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古喻今,借小喻大,使深奥的道理从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出来,具有鲜明的哲理性和讽刺性。寓言在创作上常常运用夸张和拟人等表现手法。 3.导语 寓言早在我国春秋战国时代就已经盛行。诸子百家著作中都有不少寓言故事流传下来。外国寓言作品,著名的有古代希腊的《伊索寓言》,法国的《拉·封丹寓言》和俄国的《克雷洛夫寓言》。希望同学们通过《寓言三则》的学习,掌握阅读寓言的方法,课外读一些寓言故事,扩大视野。 三、正课 1.分角色朗读《赫耳墨斯和雕像者》 2.提问:赫耳墨斯来到人间的目的是什么?表现他什么样的性格特征? 讨论并归纳:目的是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的尊重。表现他爱慕虚荣的性格。 3.提问:他听到宙斯的雕像值一个银元,又笑着问道。为什么“笑”? 讨论并归纳:他以为宙斯的雕像只值一个银元,赫拉的雕像也一定不值多少钱,自以为得意地笑。 4.提问:后来,赫耳墨斯看见自己的雕像,心想他身为神使,又是商人的庇护神,人们对他会更尊重些。这个想法表明了什么? 讨论并归纳:表明了他自己的小人之心自命不凡。 5.提问:当赫耳墨斯听到雕像者的回答“假如你买了那两个,这个算添头,白送”会有什么样的反应。 讨论并归纳:尴尬不堪,面红耳赤等答案不限。 6.提问:这个寓言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讨论并归纳:第一段讲故事,第二段议论点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