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首表达渴望建功立业、思贤若渴之情的明志诗。诗歌以四言写来,内容深厚,庄重典雅,感情充沛。诗的开头情绪稍显低沉,但整首诗基调昂扬奋发。按诗意每8句一节,共分为四节。 结构图:愁:人生苦短→思:求贤情深→忧:贤才难得→喜:天下归心 ⑵诗句的品味揣摩 ①第1节诗人是如何写“愁”的?为何而“愁”?如果仅仅希望生命长一些,又何必借酒浇愁呢?可见以“愁”字落笔另有原因。 ②第2节化用《诗经》中诗句,点明了“愁”的一个原因,即对人才的渴求。原诗写恋人之间的思念,那种悠长,那种亦喜亦忧,可见诗人对人才的一片深情。 ③第3节用比喻的手法,点明了“愁”的另一个原因,即贤才难得。诗人通过想象与贤才亲密交往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希望与贤才真诚交往的强烈愿望。 ④第4节以设问的方式,曲折地为贤才指明方向,同时运用典故表达了诗人尊重人才的意愿。 3、《归园田居》赏析 ⑴诵读诗歌,理清结构 《归园田居》共五首,课文所选的是第一首。开头八句写归田的原因,可以说是整组诗总序,以议论出之,跌宕飞动,而结到“归园田”之上;“方宅”以下十句写田园景象,天然逼真,是一幅生动的村居图;最后两句换笔另收,与起首一段呼应。全诗以质朴真淳的语言写出,而音节铿锵,元气淋漓,得自然之美。 结构图:摈弃世俗回归本性→田园美景村居之乐→本性复苏心旷神怡 ⑵诗句的品味揣摩 ① 前四句诗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和性格?如何理解“韵”和“误”字? 先说个性与既往人生道路的冲突,可以说是他对归隐前13年生活的总结。韵、性,都是指为人品格与精神气质。前二句表露了作者清高孤傲、与世不合的性格,为全诗定下—个基调,同时又是一个伏笔,它是诗人进入官场却终于辞官归田的根本原因。但是,人生常不得已。作为一个官宦人家的子弟,步入仕途乃是通常的选择;作为一个熟读儒家经书、欲在社会中寻求成功的知识分子,也必须进入社会的权力组织;便是为了供养家小、维持较舒适的日常生活,也需要做官。所以不能不违逆自己的“韵”和“性”,奔波于官场。回头想起来,那是误入歧途,误入了束缚人性而又肮脏无聊的世俗之网。一个“误”字,显示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厌恶和误入官场的悔恨交加的情绪。 ②为什么提到“羁鸟”“池鱼”?“拙”是什么意思? 这四句以“羁鸟”和“池鱼”作对比和做衬托,说明自己跟“羁鸟”和“池鱼”一般早有摆脱官场束缚、返回田园隐居的强烈愿望,现在终于做到了隐居躬耕,保持了质朴的本性。诗句中的“拙”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