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教案教学(教学设计)] 《离骚》的离;应通罹;

[复制链接]

原创 江西省泰和二中 肖映闽老师 邮编:202300

关键词: 《离骚》 “离”通“罹”

关于〈〈离骚〉〉篇名的涵义,司马迁在〈〈史记屈原列传〉〉里解释为“离忧”,班固在〈〈离骚赞序〉〉中解释为“遭忧”。“离骚”意即“遭遇忧愁”。

一般大家都认同这种看法,但在讲解时,很少有老师提到“离”的通假现象,以致学生

一时难以理解。笔者认为:“离”应通“罹”。

“骚”意为“忧愁”较好理解。它可以从一般的词中推测得到:如“骚乱”的“骚”意

为“不安定”,屈原一生几遭放逐,是为不安定,不安定自然就有忧愁。《简明古汉语字典》解释为“骚,忧愁”。

“离”意为“遭遇忧愁”,不好理解。“离”的本义为“八卦之一,代表火”,“离离原上草”中的“离离”意为“茂盛”,就是由其本义引申出来的。但是很难由它的本义引申或比喻为“遭遇”,故此时我们是否应考虑到“离”为通假字。我们不妨联想到一个词语“罹难”,此“罹”意为“遭遇”,所以“离”可能通“罹”。《古汉语常用字字典》里面“离”有这样一个义项:“离”通“罹”,遭遇,贾谊《吊屈原赋》:“独离此咎”(咎:灾祸)。

故《离骚》的“离”应通“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Powered by 5wangxiao

© 2007-2021 5wangxiao.Com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