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翁亭记第一课时教案教学设计 主备课人 王志军 周英 审核人 沙淑芳 学习目标 1积累古实词。 2背诵默写课文。 3了解文章围绕线索叙事的方法。 4了解作者的政治抱负。 重点 积累词语、背诵默写课文 难点 文章写法及作者的与民同乐的抱负 课时分配 三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 教 学 过 程 【课前自主学习】(合作学习) 1初读课文,弄准字音。 2 掌握欧阳修的知识。 【课堂学习】 1. 复习提问 (1) 指名读下列词语,矫正字音。 滁州 林壑 蔚然 琅琊 潺潺 翼然 林霏 晦明 伛偻提携 酒洌 山肴野蔌 宴酣 弈 颓然 阴翳 庐陵 (2) 要求学生解说欧阳修的知识,说明文章写作背景。教师准备: 欧阳修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四岁丧父,家境贫困,母亲用荻秆画地教他识字读书。后来他考取进士,在朝廷作官,位居参知政事(副宰相),官位和范仲淹一样。他支持范仲淹的政治改革,范被罢官,欧阳修不顾个人利害,愤然上书斥责有关的权臣,他因此也遭到贬谪。《醉翁亭记就是他被贬到滁州(今安徽滁县)当太守时写的。 2. 导入 历史上,有一位很有名的大文学家,晚年他自称“六一居士”,哪六个一呢?“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一 乎?”。其中,他自称醉翁,为什么叫醉翁啊?我们学习他的《醉翁亭记》,来了解一回。 3. 学习过程(精讲内容) (1) 指名读全文。 (2) 学习第一段---学生借助课下注释及工具书理解第一段文意。 注意以下词语 林壑尤美 蔚然而深秀者 峰回路转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名之者 醉翁之意不在酒 在乎山水之间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3)概括文意---醉翁亭地理位置,亭名由来。点题---山水之乐 4练习 (1)给下列词语注音 滁州 林壑 蔚然 琅琊 潺潺 翼然 林霏 晦明 伛偻提携 酒洌 山肴野蔌 宴酣 弈 颓然 阴翳 庐陵 (2)译句子 林壑尤美 蔚然而深秀者 峰回路转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名之者 醉翁之意不在酒 在乎山水之间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4. 反馈训练 (1) 读文,注意字音 (2) 口头解释一二段 5. 知识总结 这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一二段,了解了醉翁亭地理位置及名字由来,对以后的学习打下了基础,希望大家课下仔细领会。 6 板书设计 醉翁亭记 欧阳修 文学家 史学家 被贬滁州 醉翁亭 地理位置 亭名由来 教学反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