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认识15个字,会写8个字。着重学写带有又字旁的字。 2、帮助学生正确朗读课文。鼓励学生能将自己感悟到的情感朗读出来,并背诵喜欢的自然段。 3、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启发学生为保护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使他们树立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 1、认识15个字,会写8个字。 2、学写带有又字旁的字。 三、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正确朗读课文。鼓励学生能将自己感悟到的情感朗读出来,并背诵喜欢的自然段。 四、教学准备 识字卡片、词卡或课件。 五、教学时数 2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第12课。 齐读课题:《我多想……》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认真听读。(听清字音) 2、请学生借助生字表画出生字,并反复认读。 3、同桌互相指读生字。 4、教师指名认读,带读识字、词卡片。开火车读。 做“你指我猜”的游戏。 5、请学生自由轻声练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6、小组学习:互听、互评、互助。 7、指名分节读课文。(师生听、评,重点指导读好长句中的停顿) (三)感悟语言,有感情地朗读。 1、范读课文,了解大意。 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思考:奶奶家门前的小河,前后有什么变化吗? 你是从哪儿看出变化的?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请你通过朗读,让我们听出这条小河发生的变化。 自由练读,指名反馈。 面对这条被污染的小河,“我”又是怎么想的呢? 2、精读课文,感悟语言。 (1)请学生自读课文3—4段,思考:“我”上用什么方法来改善被污染的大自然的? (2)指名反馈。 同学们,真要是靠这种方法来改善我们人类生存的环境,对我们是没有什么益处的。因此,我们现在就应该养成良好的习惯,培养环保意识,这样才能让我们的天空永远那么蓝。 3、朗读训练,读出情感。 选自己喜欢的段落背诵下来。 4、关于保护环境你有什么梦想?为什么这样想? (四)积累运用。 1、读读词语库中的词语。 学生自由练读,指名带读。 2、引导学生归类积累: 请学生按要求说词语(文中或课外)。还能说几个像“干干净净”这种形式的词语吗? (五)作业 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第二课时 (一)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二)复习生字,自主记忆。 1、教师课件演示:请学生带读生字词,指名认读生字。 2、回到课文中你们还认识它们吗? 请学生自由练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看清字形。 3、小组学习:选择自己喜欢的最有效的识字方法记忆生字。 4、指名反馈:教师及时给予表扬、鼓励。 (三)指导书写。 1、请学生找出自己认为比较难写的字,教师重点指导。 总:指导写好心字底。 干:注意上横短,下横长。 声:注意上面是个“士”字。 2、对、欢、劝、戏:注意又字旁的位置,把握“左短右长”的结构特点,把字写匀称、端正。 请学生当堂进行写字练习:一个字写一遍,难写字可练写两遍。(教师巡视,了解情况,个别辅导) 3、重点指导带又字旁的字。 (1)课件演示或出示识字卡片:你发现了什么?说明什么?(引导学生发现规律) (2)指名说说:你是用什么方法区分记忆的? (四)作业 1、认真抄写生字、词。 2、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