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要求 1.学会生字,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2.了解扁鹊给蔡桓公治病的经过,理解“讳疾忌医是十分有害的”的道理。 3.在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 自读自悟了解蔡桓公“讳疾忌医”的语言神情,反复的读扁鹊的解释,明白寓意。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注意读音和区分字形。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出人物的语气。 3.了解扁鹊给蔡桓公治病的经过。 重点难点 自读自悟了解蔡桓公“讳疾忌医”的'语言神情,反复的读扁鹊的解释,明白寓意。 教具准备 1.查资料了解扁鹊和蔡桓公的生平。 2.预习课文,借助工具书理解不懂的词语。 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检查预习(10) 1.自读课文,留心生字新词的读音。检测正音。 2.提出自己还不理解的词语,交流理解。 3.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4.简介扁鹊生平。 二、激发兴趣,深入研读(20) 1.同学们想把这个寓言故事演一演吗? (引导明确要演好故事,必须先精读课文。) 2.自由分组,研读课文,想想:要注意哪些地方才能把故事演好? 3.全班交流,读悟结合。演好故事需要注意的地方,如: ⑴发现时间的变化,即时间顺序:一天——过了十来天——十来天后——又过了十几天——五天以后。 ⑵弄清蔡桓公病情不断恶化:病在皮肤——发展到皮肉之间——发展到肠胃里——深入骨髓——浑身疼痛而死。 ⑶注意扁鹊拜见蔡桓公神色动作的变化:站了一会儿——只好退出——连忙退出——立刻掉头就跑——最后跑到秦国。 (鼓励展开想象。注意精读第5段。) ⑷注意蔡桓公语言、神色的逼真: ①豪不在意,说“医生总喜欢给没有病的人治病,以便邀功请赏。“ ②假装没听见,没有理睬他。 ③满脸不高兴。 ④觉得奇怪,派人去问原因。 ⑤浑身疼痛,派人去请扁鹊。 ⑥病死。 (注意透过这些词句走进蔡桓公的内心世界,指导读出感情。) 三、课堂小结(3) 四、布置作业(5) 1.写本课生字新词。 2.复述课文内容。 教后感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复习巩固上节课学习的内容。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讳疾忌医是十分有害的“的道理。 重点难点 自读自悟了解蔡桓公“讳疾忌医”的语言神情,反复的读扁鹊的解释,明白寓意。 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8) 1.检查生字新词的读音和书写。 2.指名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的内容。 二、小组合作,表演评价(20) (强调表演和评价都要紧扣课文内容,最好能展开想象。) 1.小组合作,分角色,根据课文内容彩排。 2.表演评价:是否理解了解课文内容,人物形象是否鲜活等。 三、感悟寓意,拓展延伸(7) 1.这个寓言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讳疾忌医十分有害) 2.你从故事中还得到了什么启示? (比如要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自己的坏习惯、坏毛病要尽早改掉等。) 四、布置作业(10) 1.看拼音,写汉字 shì tàng pài yāo bài 解( ) 敷( ) 指( ) ( )请( )见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一天,扁鹊第()蔡桓公,他在蔡桓公身边站了一会儿,告诉蔡桓公皮肤上()。过了十来天,扁鹊第()次拜见蔡桓公发现他的病已经发展到()之间了。十来天之后,扁鹊第()次拜见蔡桓公告诉他的病已经发展到()里。又过了十来天,扁鹊老远望见蔡桓公,立刻掉头就跑,因为蔡桓公的病已经(),无药可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