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汉语拼音教学要尽可能有趣味性,与说普通话相结合。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一年级语文上册《d t n l》教案设计,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d t n l》教案设计】 预设目标: 1、 运用已有知识学会d、t、n、l,在小老师带领下读准音,并能在游戏中,准确拼读d、t、n、l与单韵母组成的音节; 2、 展开想象,与生活中事物联系,记住形; 3、 认真观察各拼音在四线格中的位置,正确书写; 4、 认识5个生字,能借助汉语拼音正确朗读句子,会读儿歌,产生对花草树木的爱护之情。 教学重点:声母d t n l的发音及d t n l与韵母拼读音节。 教学难点:n l的发音及n l与韵母的拼读。 学情分析: 对于刚入学不久的学生来说,声母的学习是一个相当困难的过程,不仅因为声母数量多,难记,更大的原因是形近的声母较多,很容量混淆。因此,在教学形近的声母时,调动学生已有知识,想办法运用形象有趣的方法来记忆,往往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学习d t二个声母,读准音,记住形,正确书写,认识生字,看图说话。 第二课时:学习n l二个声母,读准音,记住形,正确书写;会读儿歌。 教学准备:一根筷子、投影片、声母卡片、一把雨伞、磁带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学习d t二个声母,读准音,记住形,正确书写,认识生字,看图说话。 教学流程: 一、复习引入 1、 课件出示:单韵母、整体认读音节、声母 认读已学过的字母(个别读、齐读) 2、 区别b与p (1)出示已学声母:这些声母中有一对双胞胎兄弟,你知道吗? 个别回答,指出b、p是一对“双胞胎”; (2)声母妈妈常常忘记他们,你能帮她记住吗? 运用已学方法帮助记忆(儿歌、数字……) (3)学习图画记忆:读到b就想到广播,读到p就想到脸盆泼出的水,这种方法也能帮你记住他们,(边介绍边板画) 学生认真看黑板; 二、图画记忆,学习d 1、读音 (1)出示课件d指名认读;个别认读, (2)请会认读的小朋友当小老师,带领大家认读;伸手在嘴边感受气流强弱 (4)开火车认读 2、记形 (1)声母妈妈将d想象成鼓和鼓捶,(出示课件)你知道为什么吗?你来编个儿歌记住他。编儿歌记忆(自由说,个别说) (2)你还能想象成什么记忆?画一画,编个儿歌记一记; 想象,在书上画; (3)请学生上黑板画 3、书写 (1)声母宝宝住在哪里?我们一起将声母宝宝送回家吧;赶快看书他住在第几格。 (2)看书观察:d在四线格中的位置; 根据回答在四线格中范写 桌写d 在书上描红一个,再写一个 三、图画记忆,学习t 1、读音 (1)出示课件t指名认读; (2)请会认读的小朋友当小老师,带领大家认读; (3) 感受气流强弱,与d比较 伸手在嘴边感受气流强弱,与d比较,知道t的气流较强 (4)开火车认读 2、记形 (1)声母妈妈将t想象什么呢?(出示课件)你知道为什么吗?你来编个儿歌记住他。 编儿歌记忆(自由说,个别说) (2)你还能想象成什么记忆?画一画,编个儿歌记一记;想象,在书上画 (3)请学生上黑板画 3、书写 (1)我们一起将声母宝宝送回家吧;赶快看书他住在第几格。 看书观察:t在四线格中的位置; (2)根据回答在四线格中范写 桌写t 在书上描红一个,再写一个。 四、课中操:游戏巩固 根据音节做示范动作 (dǎ dī tà tī ) 双手叉腰,一起做动作(dǎ左手打右手,dǎ右手打左手;dī低低头,tī左踢踢,tī右踢踢;tà踏左脚,tà踏右脚;。) 五、故事激趣,认字词 1、 师描述:有一天,马妈妈叫来小马,说:“小马呀,你已经长大了,能帮妈妈做点事吗?”……(出示课件:田野中驮米的马儿) 2、说一说:你在图中看到了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带拼音的词语。 3、读一读:这些字你认识吗?借助拼音同桌互相读一读------师生交流 4、师继续故事描述:正在这时候,小马听到后面传来着急的叫喊声:“小马小马,等一等……”(课件出现小兔) 5、说一说:这是谁?打打招呼(强调“兔”的字形:小兔的尾巴不能忘哦) 6、编一编:小兔和小马会说什么?后来怎么样呢? 7、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巩固生字。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学习n l二个声母,读准音,记住形,正确书写;会读儿歌。 一、复习引入 1、 对比复习:出示声母b p d t f (1) 认读; (2) 说说他们之间的区别,你是怎么记住他们的。 2、 音节卡片拼读练习:dà mǐ tǔ dì tù mǎ 3、 生字卡片巩固认读。(指名读、齐读) 二、运用已学方法学习n、l 1、出示课件n、l,读准音;(注意舌尖的位置,可用手来演示) 2、想一想,用什么好方法记住形(个体、小组交流) 3、仔细观察四线格,正确书写。 三、诵读儿歌,悟情感 1、出示儿歌:借助拼音宝宝读一读这首儿歌,并圈出学过的音节。 2、同桌互读,互帮 3、指名读儿歌,评一评谁读得好? 4、加动作表演读,说说你读懂了什么?(引导孩子爱护花草树) 5、熟读儿歌(在生活情境中仿改儿歌) 四、扩展活动 1、出示音节:nǔ lì 拼读 用“努力”说一句话:根据音节说话练习(自由说——个别说) 2、贴出各种水果形状的音节卡片、生字卡片,做摘果子游戏。 会读的小朋友上来摘下果子,带领大家念。 【教学总结】 刚入学的孩子具有非常明显的学前幼儿的特点,孩子的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很短,大约能保持十分钟左右。好动是他们的天性,游戏是最喜欢的活动。但是他们一入小学就要从自由散漫转为学习。并且最先要学的是非常抽象的汉语拼音,对于一年级新生来说更是枯燥单调乏味。 到底怎样去激发学生学习汉语拼音的兴趣,提高汉语拼音学习的效率,并且在拼音教学的同时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快乐地度过幼小衔接的这一个多月呢?这是我教学过程当中一直思索的问题。 汉语拼音教学尽可能有趣味性,与说普通话相结合。汉语拼音《d t n l》在制定教学目标时,除了让学生学会dtnl四个声母,能读准音,认清形;学习dtnl与单韵母相拼的音节;我还加了一条,培养学生学习拼音的兴趣,又根据学生的实际状况,年龄特点,重点抓学生的倾听习惯的培养。 在教学dtnl时,我选择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乐于被学生接受的学习方式来调动学生学习拼音的积极性。游戏是孩子们快乐求知的源泉,本课的设计由看图说话开始,摘苹果游戏结束,从中穿插了开火车、跟我学等游戏,整堂课上下来学生积极性很高,但有个别环节管不住自己,课堂稍显混乱。也有个别学生有表现不尽人意,我觉得他们可以有更出色的表现,但目前的课堂在我看来只能尽力而为。实际情况是,学生纪律观念不强,个别学生在前些天的课堂上走神,可以到我走到他面前他都不知道的程度,我使出了浑身解数,未见成效。 如何让孩子集中精力认真听,这与方式方法关系甚大,怎样想方设法让每个孩子都有一个认真倾听的好习惯,是我这一阶段习惯培养的重点,拼音学习就是一个从模仿到掌握方法的过程。好习惯的培养,课堂常规的训练到位关系着今后的教学能否顺利有序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