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语文教学分为低年级、中年级、高年级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的教学模式,学生心理特征都各有不同,不妨看看五年级上册语文期中学业水平检测卷,以下仅供参考! 一、看拼音,写词语。 wū yán zhòu wén yóu yù shuāi lǎo guò lǜ cāo zòng yòu huò fēn fù dào qiè gào jiè 二、辨字组词。 榆( ) 偷( ) 鳃( ) 腮( ) 嫌( ) 谦( ) 哺( ) 捕( ) 榴( ) 溜( ) 三、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安( )无( ) 藕( )( )连 能( )善( ) ( )盆( )雨 不求( )( ) ( )欢( )合 四、给加点的“绝”字选择正确的解释,把序号(字母)填在括号里。 绝:A.断绝 B.尽,穷尽 C.没有出路的 D.最,极 E.独一无二的 络绎不绝( ) 办法都想绝了( ) 绝妙( ) 绝技( ) 绝境( ) 绝处逢生( ) 五、按要求改写句子。 1.松鼠是一种漂亮的动物。 改为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地 我 湖里 鱼 依依不舍 把 放回 连词成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将上面连好的句子改成“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和父亲得意地欣赏着这条漂亮的鲈鱼。 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火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 修改病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一条小溪环绕着村庄。 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下列句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选择正确的答案填在括号里。 举例子 假设 作比较 打比方 列数字 1.松鼠的叫声很响亮,比黄鼠狼的叫声还要尖些。 ( ) 2.噪音像一个来无影去无踪的“隐形人”。 ( ) 3.假如大气中没有灰尘,强烈的阳光将使人无法睁开眼睛。 ( ) 4.灰尘颗粒的直径一般在万分之一到百万分之一毫米之间。 ( ) 七、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 )1.“削弱”的“削”和“削铅笔”的“削”读音相同。 ( )2.“春风又绿江南岸”出自宋朝陆游写的《泊船瓜洲》。 ( )3.人类的生息离不开灰尘。 ( )4.外祖父把珍藏的梅花图和绣有梅花的手绢送给我是不再思念家乡了。 ( )5.“炒锅,谦疑,榆树,矛亭,犹豫”这一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 八、按原文填空。 1.我还会再读其他部分,并从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冬风似虎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聒碎乡心梦不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江南几度梅花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行人临发又开封。 6.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________________。 九、阅读理解。 (一)课内阅读 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处你随时想去就去的故地。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你自己的东西,因为世界上没有两个人会用同一种方式读同一本书。 1.这段话出自本学期课文《 》 2.仿照画横线的句子,补充句子。 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________________,也是________________。 3.说说你对最后一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喜欢阅读的书籍或报刊有哪些?(至少写三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外阅读 简单道理 从前,有两个饥饿的人一位长者的恩赐:一根鱼竿和一大篓鲜活硕大的鱼。其中,一个人要了一篓鱼,另一个人要了一根鱼竿,可是,他们分道扬镳了。版权所有 得到鱼的人就地用干柴点起篝火煮起了鱼,他狼吞虎咽,还没有品出鲜鱼的肉香,转瞬间,连鱼带汤就被他吃个精光。不久,他便饿死在空空的鱼篓旁。另一个人则提着鱼竿继续忍饥挨饿,一步步艰难地向海边走去。可当他看到不远处那蔚蓝的海洋时,他的最后一点力气也使完了。他也只能眼巴巴地带着无尽的遗憾撒手离开人间。 有另两个饥饿的人,他们同样得到长者恩赐的一根鱼竿和一篓鱼。只是他们并没有各奔东西,而是商议共同去寻找大海。他们每次只煮一条鱼。他们经过遥远的跋涉来到海边。从此,两个人开始了捕鱼为生的日子,几年后,他们盖起了房子,有了各自的家庭子女,有了自己建造的渔船,过上了新福安康的生活。 一个人只顾眼前的利益,得到的终将是短暂的欢愉;一个人目标高远,但也要面对现实的生活。只有把理想和现实结合起来,才有可能成为一个成功的人。一个简单的道理,却能给人意味深长的启示。 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巨大( ) 困难( ) 各奔东西( ) 2.“一个简单的道理,却能给人意味深长的启示”这个简单的道理是什么?(用文中的话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假如你是第三批的“饥饿者”,也面临这样的事,你有更好的解决办法吗?请简要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习作。 以“二十年后回故乡”为题写一篇习作。尽情发挥你的想象,可以写家乡发生了哪些变化,哪些地方引起了你的回忆,可以写与亲人或同学见面的情景,也可以写你想象的其他内容。 要求:内容完整,语句通顺,想象丰富,回忆本学期课文中作者表达情感的方法,并试着在自己的习作中加以运用。不少于40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