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语:语文学习主要侧重听 说 读 写 四种能力的培养. 这四种能力的形成相辅相成,互相促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练习测试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与朱元思书》 一、文学常识(3分) 《与朱元思书》的作者吴均,是南朝 _____代文学家,字__________,吴兴故章人。他的散文以写景见长,有人仿效他的文体,称“__________” 二、给加粗字注音(9分) 缥( )碧 无碍( ) 负势竞( )上 泠泠( )作响 嘤嘤( )成韵 鸢( )飞戾( )天 互相轩( )邈( ) 三、重点词语解释(12分) 1、风烟俱净风烟 俱: 2、急湍甚箭 急湍: 3、皆生寒树 寒树: 4、互相轩邈 轩邈: 5、泠泠作响 泠泠: 6、鸢飞戾天者戾天 戾: 7、望峰息心 息心: 8、经纶世务者 经伦: 9、窥欲忘反 忘反: 10、横柯上蔽 上: 11、在昼犹昏 犹: 12、疏条交映 交映: 四、重点语句翻译(8分) 1.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2.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3、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4、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五柳先生传》 一、给加粗字注音(9分) 好读书( ) 嗜酒( ) 黔娄( ) 衔觞( ) 箪( ) 俦( ) 吝情( ) 二、解释下列加粗字(7分) (1)先生不知何许人也__________ (2)造饮辄尽__________ (3)性嗜酒__________ (4)每有会意__________ (5)不汲汲于富贵__________ (6)其言兹若人之俦乎__________ (7)晏如__________ 三、翻译下列各句(4分) (1)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2)衔觞赋诗,以乐其志 四、填空(11分) ①《五柳先生传》的作者是__________时的____________,“五柳先生”是指____________,“传”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托,描绘了一个爱好____________、不慕____________、安贫____________、忘怀____________的封建时代知识分子形象,表达了作者卓尔不群的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马说》 一、 给加粗字注音(6分) 骈死( ) 槽枥( )( ) 粟( ) 外见( ) 祗( ) 二、解释下列加粗字的含义(3分) ①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 ②骈死于槽枥之间( ) ③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 三、填空(14分) ①韩愈,字__________,________代著名__________家,他的著作收在《___________》里。他和 、 、 、 、 、 、 、一起称为“唐宋八大家”。 ②中韩愈说明庸者“不知马”的具体表现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解释下面句中加粗的词(3分) ①一食或尽粟一石( ) ②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 ② 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 五、找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并写出它的本字和意义(11分) ①才美不外见 _____通__________ 含义:________________ ②食之不能尽其材____通___含义:_____通____ 含义:_____ ③其真无马邪 _____通_____ 含义:________ 六、给下列句中加粗的“食”字注音(6分) ①一食或尽粟一石 ( )( ) ②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 )( ) ③食不饱,力不足。 ( ) ④食之不能尽其材。( ) 《送东阳马生序》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1、解释下列各句中的加粗字(8分) ⑴①余因得遍观群书 得: ②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得: ③得鱼腹中书 得: ⑵①色愈恭,礼愈至 至: ②至舍,四肢僵劲不能动 至: ③至理名言 至: ⑶①稍稍宾客其父 稍: ②不敢稍逾约 稍: 2、请写出一个表现作者读书刻苦的句子: (2分) 3、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是( )(1分) A、先达德隆/望尊 B、益慕圣贤/之道 C、门人弟子/填其室 D、手指不可/屈伸 4、“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中的“稍”字的作用是_____,它照应了“__________”一句。 (2分) 5、选出下面各句中“其”字用法不同的一项( )(1分) A、门人弟子填其室 B、或遇其叱咄 C、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 D、俟其欣悦 6、人们为什么“多以书假余”?(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从本段看,作者最终能够学业有成的原因是:(1)________(2)________ (3)________(3分) 8、划分朗读节奏(2分) ⑴余因得遍观群书 ⑵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9、作者幼时借书抄书来读,其原因是由“___”与“___”之间的矛盾决定的。(摘录原文回答)(2分) 10、“先达”对弟子“未尝稍降辞色”,你认为这种态度对吗?谈谈你的观点。(3分) 11、选段分别从哪两方面叙写了作者的求学之难?(3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