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之武靠着智慧击退秦军,那么对于这篇文章有哪些知识点需要掌握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烛之武退秦师文言文知识梳理,一起来看看吧。 一、在括号内写出下列句中加点字的通假字。 1.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2.失其所与,不知() 3.无能为也已() 4.秦伯说() 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义。 1.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今义:请客的主人或比赛、会议的承办者 古义:______________ 2.行李之往来 今义:出门带的包裹古义:________________ 3.共其乏困 今义:疲劳 古义:________________ 4.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今义:妻子 古义:________________ 三、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多义词。 1.鄙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敢竭鄙怀,恭疏短引() 2.许 公曰:“……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杂然相许() 潭中鱼可百许头() 3.若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4.焉 焉用亡郑以陪邻() 朝济而夕设版焉() 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四、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情况并解释。 1.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 2.越国以鄙远() 3.既东封郑() 4.与郑人盟() 5.既东封郑() 6.越国以鄙远() 五、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并翻译。 1.夫晋 ,何厌之有?()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是寡人之过也。( )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烛之武退秦师 一、1.“共”通“供”;2.“知”通“智”;3.“已”同“矣”;4.“说”通“悦”。 二、1.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2.出使的人; 3.缺少(的东西);4.那人,指秦穆公。 三、1.边邑,这里用做动词,是“以……为边邑”/边远的地方/见识短浅/自谦之词;2.答应/表处所/赞同/表约数;3.假如/似乎,好像/比得上;4.疑问代词,何/兼词,在那里/疑问代词,哪里。 四、1.军,名词做动词,驻军;2.鄙,名词意动用法,以……为边邑;3.封,名词使动用法,使……成为疆界;4.盟,名词做动词,结盟;5.东,名词做状语,在东边;6.远,形容词做名词,边远的地方。 五、1.宾语前置句晋国,有什么满足的呢? 2.状语后置句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礼,并且在与晋国结盟的情况下又与楚国结盟。 3.省略介词“于”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 驻扎在氾水的南面。 4.判断句这是我的过错。 上面就是烛之武退秦师文言文知识梳理了,想要了解更多内容,关注本网站。 【烛之武退秦师文言文知识梳理 烛之武退秦师文言文知识总结】相关推荐文章: 张衡传文言文知识归纳2023 张衡传文言文知识点归纳 高考文言文翻译的十大误区 文言文翻译技巧 文言文翻译方法归纳 文言文翻译原则和方法 高考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梳理 高考文言文专题知识点梳理 田忌赛马知识点梳理 田忌赛马知识点总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