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文言知识] 2023年中考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常用虚词之耳、何

[复制链接]

常用虚词例释

耳语气词:A.表示肯定、判断语气,相当于助词也,可译为了啊。例: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陈涉世家》)B.表示限制语气,相当于而已罢了,含有不过如此的意味。例:技止此耳!(《黔之驴》)

何①疑问代词:A.代事物,可译为什么。例:子何恃而往?(《为学》)B.代处所,可译为哪里什么地方。例: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五柳先生传》)C.代原因,可译为何故为什么。例: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

②副词:表示反诘,可译为怎么。例: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Powered by 5wangxiao

© 2007-2021 5wangxiao.Com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