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山东省滨州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复制链接]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下列词语中加粗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妖(ráo)  养(juàn)  旁(wù)  成吉思(hán)
B.冠(miǎn)  飘(yì)   星宿(xiù)  不人事(shěng)
C.守(gè)   婷(pīng)  阔绰(chuò) 根深固(dì)
D.桥(zhàn)  褴(lǚ)   怒(chēn)   揉造作(jiǎo)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濡养/懦夫  亵渎  强聒不舍  富丽堂黄 
B.禅师/蝉蜕  赃物  彬彬有礼  相得益彰
C.恣睢/关雎  诘据  前仆后继  行之有效  
D.拜谒/枯竭  箴言  自爆自弃  腐草为萤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下列句子中加粗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面对那句“人的心灵应该比大地、海洋和天空都更为博大”的名言,人们往往会自惭形秽
B.在创造的宇宙里,贝多芬、爱因斯坦、莎士比亚是光辉灿烂的明星,这是不可理喻的。
C.我一直盯着父亲,看他郑重其事地带着两个女儿和女婿向那个衣服褴褛的年老水手走去
D.理解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必须从整体入手,要紧扣文体特点,联系人物生活的环境及作者的创作意图,任何断章取义的分析都是不可取的。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会不会用心观察,能不能重视积累,是能否提高写作水平的关键因素。
B.语文学习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只要多读多写,日积月累,才能真正学好语文。
C.践行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世界文化激荡中保持民族精神独立、挺起民族精神脊梁的战略支撑。
D.我们的祖先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创造了光辉灿烂的中华文化,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财富,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艾青的《我爱这土地》,诗人对土地和祖国的爱是借助“鸟”这一形象,通过对土地、河流、风、黎明等的具体描写来抒发的。
B.《范进中举》节选自《儒林外史》。《儒林外史》是我国清代的一部长篇讽刺小说,它像一面镜子照出了科举制度下形形色色士人的丑恶嘴脸和封建末世衰颓的世风。
C.《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和《我的叔叔于勒》的作者分别是法国作家雨果和莫泊桑。被誉为“短篇小说巨匠”的雨果的代表作品有小说《巴黎圣母院》《项链》等,莫泊桑的代表作品有《羊脂球》《悲惨世界》等。
D.《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怀疑与学问》都属于议论文,前者是驳论文,后者是立论文;前者选自《且介亭杂文》,后者选自《宝树园文存》。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水浒传》中,当及时雨宋江作了梁山第二把交椅时,接老母上了山,于是李逵也下山接母,行至沂岭时其母被老虎吃掉,他愤怒之下,连杀四只老虎。
B.《水浒传》中从最初占据水泊梁山到梁山好汉聚齐一百零八位直至被朝廷招安,梁山寨主先后共有三位,他们是王伦、晁盖和宋江。
C.“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与这首歌谣相关的《水浒传》中的故事情节是“火烧草料场”。
D.《水浒传》中身怀绝技的三位英雄分别是善盗的鼓上蚤时迁,善射的小李广花荣和善行的神行太保戴宗。

※题型:填空题※知识点:填空题※试题难度:中等
请根据思维导图中的提示,填写《水浒传》中人物的姓名。


 

 


※题型:填空题※知识点:填空题※试题难度:中等
默写。
(1)
,
,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
(2)
 
,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3)
?雪拥蓝关马不前。(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4)
天行健,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周易》)
(5)
汉文有道恩犹薄,
?(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6)溪云初起日沉阁,
。(许浑《咸阳城东楼》)  
(7)
,
。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秦观《行香子》)
(8)李商隐《无题》的颔联“
,
”以浅显通俗的比喻,巧妙自然的双关,写出了对爱情的至死不渝。
(9)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运用典故的诗句是
,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知识点:阅读理解与欣赏※试题难度:中等
古诗词鉴赏。
行路难(其一)
李白(唐)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下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诗歌采用乐府古题“行路难”,主要抒发了诗人在政治上遭遇挫折后的愤激之情,在悲愤中不乏豪迈气概,在失意中仍怀有希望。
B.诗歌以叙事开篇,第一二句营造了欢乐的宴饮气氛;三四句急转直下,“停杯投箸”“拔剑四顾”写出了诗人内心的抑郁和苦闷。
C.第五六句用“冰塞川”“雪满山”比喻仕途的艰难,形象化的语言中蕴含无限的失意。
D.第七八句诗人巧用吕尚和伊尹的典故,表现诗人对乘舟垂钓悠闲生活的渴望和政治失意的悲愤。
2.“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两句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知识点:阅读理解与欣赏※试题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甲】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乙】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解释下面句中加粗词语的意思。 (1)宠辱忘 (2)异二者之为 (3)伛偻提携 (4)太守
2.下面句中加粗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至若春和明/四时之不同
B.碧万顷/长烟
C.国怀乡/游人而禽鸟乐也
D.杂然前陈者,太守宴也/禽鸟知山林之乐,不知人之乐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1)微斯人,吾谁与归?
                                                               
(2)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4.(1)从【甲】文看,作者认为一个人应当具有怎样的抱负才能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从【乙】文看,欧阳修的“览物之情”,体现了他什么样的思想?
                                                                                     
5.范仲淹的“忧”与欧阳修的“乐”在本质上有什么联系?请谈谈你的看法。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知识点:阅读理解与欣赏※试题难度:中等
3.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
匠心
杨一凡
   ①穆爷爷是镇上的木匠。听说他从小便没了父母,被一个好心的木雕师傅养大。木雕师傅本是紫禁城里头修缮宫殿的匠人,几经辗转流落到了这穷乡僻壤的地方。他刻刀下的凤凰漂亮得像是要飞起来一样。穆爷爷承袭了他的手艺,木雕水平出神入化。无奈战乱年代无人欣赏木雕,他便转了行,做了个普通的木匠,平日里干些简单的木工活计。
   ②“穆爷爷”这称呼,实际上唯有我这样叫。穆爷爷住在镇外的一座废园子里,又因性情不喜喧闹,多次训斥了去废园子探险的孩子们,便在孩子中得了个“老怪”之名。而我每次去都安安静静,因此,我才得到在废园长久停留的特权。废园已有好些年头了,其间换了数任主人,最终荒芜破落至今。别人都不懂为什么穆爷爷要住在这么个坍塌了大半的地方。只有我明白,穆爷爷是为了这园子里的木雕。
   ③穆爷爷时常在园子里抚摸着那些染上尘埃、疲惫不堪的雕花,就像很多年前那位木雕师傅所做的那样。木雕师傅在这园子里叹惋了半辈子,最终也未能见到它焕然一新的模样。听闻这位老人临终时还拉着穆爷爷的手嘱咐,游廊的花窗该如何开,亭子的匾额该如何修复。末了说:“老头子我这一辈子,最遗憾的就是看着那帮洋鬼子打了进来,毁了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当年我没出息,自个儿跑出了京。老天爷发善心,让我到了这儿,安安稳稳活了几十年。可我这心里头难受啊!“小穆啊,老头子有私心,舍不得这门手艺跟着我埋进土里。你把那园子修修好,就当是圆了老头子的一个梦。”
   ④我不懂那是怎样深重的愧怍和念想。记忆里穆爷爷曾说:“丫头,你看看这些木头。它们都是活的啊!这些断了翼的鸟,折了枝的花,也会感到疼的啊。”彼时我抬着头,懵懵懂懂地问:“是像阿苗摔伤了一样疼吗?”好像世间之事,至伤痛也不过臂上一块瘀青。涂上药酒,吹一口气,就可以消隐无踪。“还要更疼啊。”穆爷爷笑了起来,摸着我的头,“阿苗长大了就会懂的。”我时常觉得,穆爷爷做木匠,不过是为了让自己活下去,而活下去,则是为了修复那些木雕。
   ⑤我清晰地记得那个看见过千百回的画面:旧屋,木凳,暖阳。
穆爷爷眉头紧锁伏在案上,他似乎听到了那些花鸟的不甘,不甘湮没灰尘,如秋虫敛鞘翅,在枯叶下瑟瑟忍冬。
于是,他布满皱褶的手一丝不乱地刻下起死回生的诏令。他的脚边堆满木屑,空气里有陈旧却不曾霉变的木香。好像一个世界的种子就在那把刻刀下,破土成芽。
   ⑥时光荏苒,岁月静默。穆爷爷一天天地变老。
他的腰杆不再挺直,一头白发如废园里的荒草,整个人犹如一枚失水皱缩的橘核。
那双眼睛染上一点点浑浊,目光却依然专注而执着。
   ⑦他开始加快了修复木雕的速度。以往我去时,还能见他在做着不知哪家的木凳,现在却已渐渐看不到了。他一心扑在了他的木雕上。他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消瘦着,好像把所有的气血都注入了刻刀。但我没有试图阻止穆爷爷的废寝忘食。那样的专注,仿佛最轻微的扰动都是一种罪过。
   ⑧我隐隐约约地感觉到,有什么事要发生了。
   ⑨那一日,我到废园时,静寂的园子里隐有人声。我并没有进去,而是转了个弯,去了废园一个偏僻的角落。那里有一座小亭,四根红木柱子上游龙蜿蜒,昂首奋飞,栩栩如生。昨日我来时,穆爷爷指着那条失了双眼的游龙,道:“这是园里最后一处需要修复的地方了。”语调兴奋如孩童。了却这桩心愿,我也能安心地入土了。”谁料一语成谶(chèn)。
   ⑩那以后我再未去过废园。不,现在它已不叫废园了。省城来的专家见到它后如获至宝,听闻修复它的老人业已过世,又是好一阵扼腕叹息。废园的名字被从古籍中翻了出来。它叫匠园。木匠的匠,工匠的匠。镇上的几个老人一拍脑袋,笑叹道:“我说老穆怎么总守着那个园子呢。你还记得不,他单名一个匠字啊!
   ?穆匠。木匠。匠园。
(选自《光明日报》2018年3月9日16版,有删改)
1.根据提示,用简洁的语言将小说故事情节补充完整。穆爷爷从小被木雕师傅收养,并承得手艺→A→穆爷爷修复好了园子里的木雕,安心死去→B 。2.结合语境,根据要求赏析下面语句。(1)穆爷爷眉头紧锁伏在案上,他似乎听到了那些花鸟的不甘,不甘湮没灰尘,如秋虫敛鞘翅,在枯叶下瑟瑟忍冬。(品味加粗词语的表达效果)
                                                                                  
  (2)他的腰杆不再挺直,一头白发如废园里的荒草,整个人犹如一枚失水皱缩的橘核。(从修辞角度赏析)
                                                                                 
3.请简要分析第⑧段在文中的作用。
                                                               
4.“匠心”其实就是工匠精神,请结合文章内容,细细品味穆爷爷的一生,谈谈你对“匠心”内涵的理解。
                                                                            


※题型:问答题※知识点:问答题※试题难度:中等
综合应用。
下面是两种应用文体的部分摘录,请根据应用文体的语言特点,找出每句的不得体之处并作修改。
(1)大家好,欢迎各位来到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我是解说员,大家可以尊称我“小李”,我将竭诚为大家服务。(解说词)
                                                                                           
(2)初三(1)班一同学于
11月10日
上午拾得钱包一个,内有人民币48元、饭票、手机充值卡等,望失主前往学校政教处找李主任认领。(招领启事)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下列有关传统文化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代科举制度殿试分三甲出榜,考中者成为“进士”。第一名为“状元”,第二名为“榜眼”,第三名为“探花”。
B.“高山流水遇知音,阳春白雪传雅趣”“看似点横撇捺,实则恢宏豁达”“万代文章尊李杜,千秋翰墨秉苏黄”,这三副对联分别适宜赠送音乐家、书法家、文学家。
C.在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常常用桑梓指代家乡,丝竹指代音乐,桃李指代学生,婵娟指代月亮,须眉指代男子,巾帼指代女子。
D.中国书法有篆、隶、草、楷、行五种主要书体。篆书风格古朴,笔画繁复;隶书蚕头雁尾,一波三折﹔行书结构简省,纵任狂放;楷书笔画平直,规矩端正﹔草书书写快捷,潇洒飘逸。

※题型:写作题※知识点:写作题※试题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写一篇文章。
   美丽的蝴蝶像一个个飞翔的梦,令人惊叹,可谁会把漂亮的蝴蝶与那些令人毛骨悚然的毛毛虫联系在一起呢?然而美丽的蝴蝶正是那些丑陋的毛毛虫破茧而变成的呀!毛毛虫为了翩飞蓝天的梦想,在危机四伏的环境中,努力地生存,一天天地蠕动,一次次地啮食结茧,只为那破茧而出的最为辉煌的一瞬间……其实,哪一种成功不需要代价,哪一次辉煌不需要痛苦,哪一种飞跃不需要奋斗呢?
要求:
①请根据材料,自选一个角度构思作文,不能脱离材料范围及含义。自拟题目,将题目写在答题卡上。
②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③书写工整,卷面整洁。不少于600字。
④作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地名、人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Powered by 5wangxiao

© 2007-2021 5wangxiao.Com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