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为同学们整理的是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奇怪的大石头知识点及练习题,同学们需掌握本文生字词、词语解释、近义词、反义词及练习题,下面就一起来学习吧。 李四光是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 小时候,他喜欢和小伙伴一起玩捉迷藏的游戏。每次他都受藏在一块大石头的后面。这块巨石孤零零地立在草地上。一听到小伙伴的脚步声,他就悄悄围着大石头躲闪。大石头把他的身影遮得严严实实的,小伙伴围着石头转来转去,也找不到他。时间长了,他对这块大石头发生了兴趣:这么大的一块石头,是从哪儿来的呢? 李四光跑去问老师,老师想了想,说:“这块石头恐怕有几百年的历史了,我小的时候它就在那儿了。 “是谁把它放在哪儿的呢?” “听说天上常常掉下来陨石,也许它就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吧!” “这么重的大石头从天上掉下来,力量一定非常大。它应该把草地砸一个很深很深的大坑。可它为什么没卧进土里去呢?” “这我可说不上来了。” 李四光又跑去问爸爸,爸爸也说不清楚。 这块突兀的大石头到底是怎么来的?为什么它的四周都是平整的土地,没有一块石头呢?这个问题李四光想了许多年。直到他长大以后到英国学习了地质学,才明白冰川可以推动巨大的石头旅行几百里甚至上千里。 后来,李四光回到家乡,专门考察了这块大石头。他终于弄明白了,这块大石头是从遥远的秦岭被冰川带到这里来的。经过进一步的考察,他发现在长江流域有大量第四冰川活动的遗迹。他的这一研究成果,震惊了全世界。 作者简介: 李四光(2023年10月26日—2023年4月29日),字仲拱,原名李仲揆,湖北黄冈人,蒙古族,地质学家、教育家、音乐家、社会活动家,中国地质力学的创立者、中国现代地球科学和地质工作的主要领导人和奠基人之一,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批杰出的科学家和为新中国发展做出卓越贡献的元勋,2023年当选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 李四光2023年7月毕业于日本大阪高等工业学校;2023年,出任湖北军政府实业部长;2023年1月,任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所长;2023年,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2023年5月,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2023年4月,当选为世界科学工作者协会执行委员会副主席;2023年9月,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部部长;2023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2023年9月,任中国科协主席;2023年4月,被选为中国共产党第九届中央委员会委员;2023年8月,任国务院科教组组长。 李四光创立了地质力学,并为中国石油工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早年对蜓科化石及其地层分层意义有精湛的研究,提出了中国东部第四纪冰川的存在,建立了新的边缘学科“地质力学”和“构造体系”概念,建立了“构造体系”的概念,创建了地质力学学派;提出新华夏构造体系三个沉降带有广阔找油远景的认识,开创了活动构造研究与地应力观测相结合的预报地震途径。 中心思想: 这篇课文讲述的是我国著名地质学家,光小时候对家乡的一块巨石产生了疑问,通过自己许多年的研究终于弄明白巨石由来的故事。 奇怪的大石头知识点 一、多音字: 1、藏 躲藏; 宝藏 2、悄 悄悄 静悄悄; 悄声细语 悄然 3、转 转身; 转动 4、为 为什么 为了; 敢作敢为 为难 5、长 长短; 成长。 6、重 重复; 重量 二、近义词: 奇怪—稀奇 著名—闻名、有名 兴趣—兴致 清楚—明白 聆听—倾听 教诲—教育 贡献—奉献 平整—平坦 考察—调查、考查 震惊—震动 恐怕—估计常常—经常 三、反义词: 突兀—凹陷、平整 奇怪—平常 严严实实—松松散散 推动—阻碍 明白—糊涂 遥远—附近、贴近 历史—现实 震惊—平静 四、词语解释: 1、奇怪:出乎意料,难以理解。 2、著名:有名。 3、孤零零:形容孤单,无依无靠或没有陪衬。 4、躲闪:迅速使身体避开。 5、兴趣:喜好的情绪。 6、平整:平正整齐。 7、考察:实地观察、调查。 8、研究:探求事物的真相、性质、规律等;考虑或商讨(意见、问题)。 9、震惊:大吃一惊;使大吃一惊。 10、严严实实:不留空隙或出口,形容非常严密。 11、恐怕:猜想,估计。 12、陨石:含石质较多或全部为石质的陨星。 13、坑:洼下去的地方。 14、突兀:高耸的样子。 15、遗迹:古代或旧时代的事物遗留下来的痕迹。 16、长江流域:指长江干支流的集水范围,即集水面积,通称流域面积。 17、秦岭:横亘于陕西省中部偏南。东西走向,是黄河和长江两大水系的分水岭。 18、冰川:在高山或两极地区,积雪由于自身的压力变成冰块(或积城融化,下渗冻结,下渗冻结成冰块),又因重力作用而沿着地面倾斜方向移动,这种移动的大冰块叫做冰川。 五、词语辨析: 1、考察 考查 二者都是动词,都含有“确定,弄明白”的意思。但“考察”主要是指实地去观察调查;而“考查”则侧重用某种标准去衡量,主要针对行为、活动。 例:校长去各地学校考察后发现,每月考查一次学生的成绩并不一定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2、常常 经常 都有多次、反复发生某种行为或事情的意思。区别在于:常常强调次数多;经常和常常的意义及用法相同,有时可互换,但“经常”侧重于连续地、有规律地做某一件事,强调一贯性。 例句:表弟常常跪在草地上寻找蚂蚁。 楼道里经常会响起爷爷的歌声。 六、词语听写: 奇怪 著名 悄悄 土坑 卧倒 躲闪 兴趣 平整 推动 旅行 考察 秦岭 遗迹 研究 成果 震惊 清楚 捉迷藏 地质学家 严严实实 转来转去 孤零零 绿油油红艳艳 甜蜜蜜 气呼呼 平平安安 高高兴兴 长长久久 整整齐齐 干干净净 七、课文内容: 这篇课文讲述的是我国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小时候对家乡的一块巨石产生了疑问,通过自己许多年的研究终于弄明白巨石由来的故事。这个故事体现了李四光勤于思考、善于动脑,数十年执着求索的可贵品质。 本科要掌握的词语:奇怪、著名、地质学家、捉迷藏、悄悄、躲闪、严严实实、转来转去、兴趣、平整、推动、旅行、考察、秦岭、遗迹、研究、成果、震惊。 课后 一、听写词语 奇怪 著名 捉迷藏 悄悄 躲闪 严严实实 兴趣 历史 平整 推动 旅行 考察 秦岭 遗迹 研究 成果 震惊 二、形近字组词 坑()推()秦()域() 抗()堆()泰()城() 三、照样子写词语 严严实实: 密密()、()、() 很深很深的大坑: 很滑很滑的()、()、() 突兀的大石头: 平整的()、()、() 四、按要求做一做 1、一听到脚步声,他就悄悄地围着大石头躲闪。(用带线的词语说一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块突兀的大石头到底是怎么来的?(说说突兀是什么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块大石头是被冰川带到这里来的。(把这句话换成“把”字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