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整理的,文章包括观潮原文、注释、知识点、作者简介、课后练习题,下面就一起来学习吧。 原文: 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自既望以至十八日最盛。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杨诚斋诗云“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者是也。 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军,艨艟数百,分列两岸;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如履平地。倏尔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水爆轰震,声如崩山。烟消波静,则一舸无迹,仅有“敌船”为火所焚,随波而逝。 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手持十幅大彩旗,争先鼓勇,溯迎而上,出没于鲸波万仞中,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以此夸能, 江干上下十余里间,珠翠罗绮溢目,车马塞途,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而僦赁看幕,虽席地不容间也。 译文: 钱塘江的潮水,是天下雄伟的景观。从农历(八月)十六日到十八日是最盛(的时候)。当潮水远远地从钱塘江入海口涌起的时候,(远看)几乎像一条银白色的线;不久(潮水)越来越近,玉城雪岭一般的潮水连天涌来,声音大得像雷霆万钧,震撼天地,震撼天地,激扬喷射,吞没天空,冲荡太阳,气势极其雄伟豪壮。杨万里的诗中说的,“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描写的就是这样的景象。每年(农历八月)京都临安府长官来到浙江亭教阅水军,几百艘战船,分列两岸;不久水军的战船演习五阵的阵势,不久水军的战船忽而疾驶,忽而腾起,忽而分,忽而合,极尽种种变化,好像踩在平地上一样安稳。忽然黄色的烟雾从四面升起,人和物彼此一点儿也看不见,只听得水爆的轰鸣声,声音像山崩塌一样。(等到)烟雾消散,水波平静,就一条船的踪影也没有了,只剩下,“敌船”被火烧毁的,随波而去。几百个善于泅水的吴地健儿,披散着头发,身上画着文彩,手里拿着十幅大彩旗,争先恐后,鼓足勇气,逆流迎着潮水而上,在万仞高的巨浪中忽隐忽现,翻腾着身子变换各种姿态,但是旗尾却一点也不被水沾湿,凭借这种表演来显示他们高超的技能。江岸上下游十多里的地方,满眼都是穿着华丽的服饰的观众,车马堵塞道路,吃喝等各种物品(的价钱)比平时要高出很多倍。租用看棚的人(非常多),中间即使是一席之地也不容有。 注释: (1)浙江:就是钱塘江。 (2)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从农历(八月)十六日到十八日。既望,农历十六日(十五日叫望)。 (3)方其远出海门:当潮从入海口涌起的时候。方,当……时。其,代词,指潮。出,发、起。海门,浙江入海口,那里两边的山对峙着。 (4)仅如银线:几乎像一条(横画的)银白色的线。仅,几乎,将近。 (5)玉城雪岭:形容泛着白沫的潮水像玉砌的城墙和白雪覆盖的山岭。 (6)际天:连接着天。 (7)沃日(wòrì):冲荡太阳。形容波浪大。沃,用水淋洗,冲荡。 (8)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这两句诗是《浙江观潮》一诗里的句子,意思是,海水涌起来,成为银子堆砌的城郭;浙江横着,潮水给系上一条白玉的腰带。 (9)“……是也”:就是指这样的景象。 (10)每岁京尹(yǐn)出浙江亭教阅水军:每年(农历八月)京都临安府长官来到浙江亭教阅水军。岁,年。京尹,京都临安府(今浙江杭州)的长官。浙江亭,馆驿名,在城南钱塘江岸。 (11)艨艟(méngchōng):战船。 (12)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演习五阵的阵势,忽而疾驶,忽而腾起,忽而分,忽而合,极尽种种变化。尽,穷尽。五阵,指两、伍、专、参、偏五种阵法。 (13)乘骑(chéngjì)弄旗标枪舞刀:乘马、舞旗、举枪、挥刀。骑,马。弄,舞动。标,树立、举。 (14)略不相睹:彼此一点也看不见。睹,看。 (15)水爆:水军用的一种爆炸武器。 (16)一舸无迹(yìgěwújì):一条船的踪影也没有了。舸,船。 (17)敌船:指假设的敌方战船。 (18)逝:去,往。 (19)吴儿善泅(qiú)者数百:几百个擅于泅水的吴地健儿。吴地即今江苏、浙江一带。因春秋时为吴国之地,故称。善,善于。泅,游泳、浮水(可不翻译)。 (20)披发文(wén)身:披散着头发,身上画着花纹。文,动词,画着文彩。 (21)溯(sù)迎而上:逆流迎着潮水而上。溯,逆流而上。而,表修饰。 (22)鲸波万仞(rèn):万仞高的巨浪。鲸波,巨浪。鲸所到之处,波涛汹涌,所以称巨浪为鲸波。万仞,形容浪头极高,不是实指。 (23)腾身百变:翻腾着身子变换尽各种姿态。 (24)江干(gān):江岸。 (25)珠翠罗绮(qǐ)溢目:满眼都是华丽的服饰。珠翠罗绮,泛指妇女的首饰和游人的华丽衣服。溢目,满眼。 (26)倍穹(qióng):(价钱)加倍的高。穹,动词,高;倍,形容词,指很多倍。 (27)而僦(jiù)赁(lìn)看幕:租用看棚的人(非常多)。而,表转折。僦、赁,都是租用的意思。看幕,为观潮而特意搭的帐棚。 (28)虽席地不容间也:中间即使是一席之地的空地也不容有容。许,使。间(jiān)空间。虽,即使。席地,一席之地,仅容一个座位的地方。 作者介绍: 周密(2023),字公谨,号草窗,又号四水潜夫、弁阳老人、华不注山人,南宋词人、文学家。祖籍济南,流寓吴兴(今浙江湖州)。宋德右间为义乌县(今年内属浙江)令。入元隐居不仕。自号四水潜夫。他的诗文都有成就,又能诗画音律,尤好藏弃校书,一生著述较丰。著有《齐东野语》、《武林旧事》、《癸辛杂识》、《志雅堂要杂钞》等杂著数十种。其词远祖清真,近法姜夔,风格清雅秀润,与吴文英并称“二窗”,词集名《频洲渔笛谱》、《草窗词》。 知识点: 一、字词注释 1、节选自《武林旧事》(浙江人民出版社2023年版)卷三,略有删改。周密(2023),字公谨,宋代湖州(今浙江湖州)人。 2、浙江:也就是钱塘江。 3、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从农历(八月)十六日到十八日。既望,农历十六日(十五日叫望)。 4、方其远出海门:当潮从入海口涌起的时候。方,当……时。其,代词,指潮。出,发、起。海门,浙江入海口,那里两边的山对峙着。 5、仅如银线:几乎像一条(横画的)银白色的线。仅,几乎,将近。 6、玉城雪岭际天而来:玉城雪岭一般的潮水连天涌来。玉城雪岭,形容泛着白沫的潮水像玉砌的城墙和大雪覆盖的山岭。际天,连接着天。 7、吞天沃日:犹如吞没了蓝天、冲洗了太阳,非常雄壮豪迈。沃,用水淋洗。日,即太阳。[1] 8、杨诚斋诗云“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者是也:杨万里诗中说的“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就是指这样的景象。这两句诗是《浙江观潮》一诗里的句子,意思是,海水涌起来,成为银子堆砌的城郭;浙江横着,潮水给系上一条白玉的腰带。“……是也”的意思是:“就是指这样的景象”。 9、每岁京尹(yǐn)出浙江亭教阅水军:每年(农历八月)京都临安府长官来到浙江亭教阅水军。京尹,京都临安府(今浙江杭州)的长官。浙江亭,馆驿名,在城南钱塘江岸。 10、艨艟(méngchōng):战船。 11、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意思是,演习五阵的阵势,忽而疾驶,忽而腾起,忽而分,忽而合,极尽种种变化。尽,穷尽。五阵,指两、伍、专、参、偏五种阵法。 12、乘骑(jì)弄旗标枪舞刀:乘马、舞旗、举枪、挥刀。骑,马。弄,舞动。标,树立、举。 13、略不相睹:彼此一点也看不见。 14、水爆:水军用的一种爆炸武器。 15、一舸无迹:一条船的踪影也没有了。舸:船。 16、敌船:指假设的敌方战船。 17、逝:去,往。 18、吴儿善泅(qiú)者数百:几百个擅于泅水的吴地健儿。吴地即今江苏、浙江一带。因春秋时为吴国之地,故称。(“善”通“擅”,擅于。) 19、披发文(wén)身:披散着头发,身上画着花纹。文,动词,画着文彩。 20、溯(sù)迎而上:逆流迎着潮水而上。 21、鲸波万仞(rèn):万仞高的巨浪。鲸波,巨浪。鲸所到之处,波涛汹涌,所以称巨浪为鲸波。万仞,形容浪头极高,不是实指。 22、腾身百变:翻腾着身子变换尽各种姿态。 23、江干(gàn):江岸。 24、珠翠罗绮溢目:满眼都是华丽的服饰。珠翠罗绮,泛指妇女的首饰和游人的华丽衣服。溢目,满眼。 25、倍穹:(价钱)加倍的高。穹,动词,高,比…高;倍,形容词,指很多倍。 26、僦(jiù)赁(lìn)看幕,虽席地不容间也:租用看棚的人(非常多),中间即使是一席之地的空地也不容有。僦、赁,都是租用的意思。看幕,为观潮而特意搭的帐棚。席地,一席之地,仅容一个座位的地方。容,许,使。虽,即使。 二、一词多义 方: 方其远出海门 【当……时】 方出神【正】 方七百里【面积】 观: 观潮【观看(动词)】 天下之伟观也【景象(名词)】 仅: 仅有“敌船”为火所焚【只(副词)】 仅如银线【几乎,将近。(副词)】 为: “敌船”为火所焚【被(介词)】 海涌银为郭【成为(动词)】 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是(判断动词)】 以: 以此夸能【凭借(介词)】 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和时间词等连用,表示时间。(助词)】 势: 势极雄豪【气势(名词)】 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阵势(名词)】 能: 以此夸能【本领】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能够】 而: 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连词,表修饰】 而旗尾略不沾湿【连词,表转折】 而僦赁看幕,虽席地不容闲也【连词,表转折】 三、词类活用 ①天下之伟观也(观:动词作名词,景观,景象) ②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尽:形容词作动词,穷尽。) ③皆披发文身。(文,名词作动词,画着纹身;刺着花纹。) ④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标:名词作动词,树立,举) ⑤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穹:形容词作动词,高过) 课后 一、注意带点字的读音,把( )里不正确的读音划去。 闷(mēn mèn)雷 涨(zhǎnɡ zhànɡ)潮 飞奔(bēn bèn)而来 恢复(hù fù) 踮(diǎn diàn)着脚 风号(háo hào)浪吼 二、判断正误,对的在( )里打“√”,错的打“X”。 1.“鼎” 字第一个笔画是“/’。 ( ) 2.“鼎” 字用部首查字法,查“目” 部。 ( ) 3.“鼎沸” 的意思是“喧闹、杂乱”。 ( ) 4.“鼎立” 和“鼎力” 读音和意思相同。 ( ) 三、在( )里填上合适的字,再按要求作答。 山( )地( ) ( )天( )地 七( )八( ) 若( )若( ) 风( )浪( ) 东( )西( ) 以上填的字构成近义词的有: 。 四、读下面的句子,找出比喻句,在( )里打“√”。 1.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 ( ) 2.浪潮的声音如同山崩地裂。 ( ) 3.浪潮的声音很响,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 ) 4.江潮还没有来,海塘大堤上早已人山人海。 ( ) 5.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 ) 五、找出( )中与带点词语意思相近的词,并画上“ ”。 1.农历八月十八是一年—度(一次 一回 一日)的观潮日。 2.宽阔 ( 宽敞 宽广 辽阔 ) 的钱塘江横卧在眼前。 3.江面上依旧 ( 依然 仍然 果然 ) 风号浪吼。 4.那声音如同 ( 犹如 相同 宛如 ) 山崩地裂。 5.顿时 ( 一时 霎时 一刹那间 ) 人声鼎沸。 6.过了好久 ( 许久 很久 不久 ) ,钱塘江才恢复了平静。 六、在《观潮》中,你最喜欢哪个壮观的景象? 写出相关的句子,并说说你喜欢的原因。 你最喜欢的壮观景象是: 你喜欢的原因是: 七、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复活节岛面积不大,只有120平方公里,整个岛呈三角形,四周礁石密布。在一些巨石砌起来的石墙残迹后面,矗立着几百尊巨大的半身石像。这些石像的脸大约有7米长,脖子2米长,身高约20米,最轻的大约有30吨,最重的估计有八九十吨,整齐地排列在千米多高的长方石座上,远远望去,就像一根根冲天而立的石柱。这些石像都是用火山岩雕成的。它们有着长长的脸、高高的鼻子、深深的眼眶、长长的耳朵和噘着的嘴。有的头上还戴着一顶用红色岩石做成的帽子,几米高的园柱形石帽子,还可以脱卸下来。石像身上雕刻着许多人像、禽鸟的花纹。它们的脸对着波涛汹涌的大海,长长的双手放在肚子上,昂首遥望,好像在期待着什么。除了岛的南端外,岛上其他地方还有几百尊这样的石像,人们把这些石像叫做毛阿伊斯石像。令人惊奇的不只是石像奇特的模样和巨大的身躯,更令人费解的是它们的“身世”。 1.找出短文中三个写错的字,把正确的字写在( )里。 ①( ) ②( ) ③( ) 2.读了这篇短文,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请用《观潮》文中一个词语来说明。 这个词语是( )。 3.照例子,在( )里填上合适的词。 例 一 ( 张 )嘴 一 ( ) 帽子 一 ( ) 石像 一 ( ) 眼睛 一 ( ) 海岛 一 ( ) 花纹 一 ( ) 礁石 一 ( ) 石墙 一 ( ) 火山 4.这篇短文主要介绍了石像 这几个方面的特点。 5.你认为这些巨大的石像是怎么来的?说说你的看法,再写下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