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清明节的起源,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 1. 雨打清明前,春雨定频繁(鲁) 2. 阴雨下了清明节,断断续续三个月(桂) 3. 清明宜晴,谷雨宜雨(赣) 4. 清明断雪,谷雨断霜(华东、华中、华南、四川及云贵高原) 5. 清明断雪不断雪,谷雨断霜不断霜(冀、晋) 6. 清明难得晴,谷雨难得阴(鲁) 7. 清明不怕晴,谷雨不怕雨(黑) 8. 雨打清明前,洼地好种田(黑) 9. 清明雨星星,一棵高粱打一升(黑) 10. 清明无雨旱黄梅,清明有雨水黄梅(苏、鄂) 11. 麦怕清明霜,谷要秋来旱。 12. 清明北风十天寒,春霜结束在眼前。 13. 清明不拆絮,到老没成器。 14. 清明不带柳,来生变黄狗。 15. 清明不戴柳,红颜成皓首。 16. 清明不怕晴,谷雨不怕雨。 17. 清明断雪,谷雨断霜。 18. 清明断雪不断雪,谷雨断霜不断霜。 19. 清明谷雨,寒死老鼠;小满立夏,寒死老郎爸。 20. 清明刮动土,要刮四十五。 21. 清明刮了坟头土,沥沥拉拉四十五。 22. 清明南风,夏水较多;清明北风,夏水较少(闽) 23. 清明一吹西北风,当年天旱黄风多(宁) 24. 清明北风十天寒,春霜结束在眼前(冀) 25. 清明刮动土,要刮四十五(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