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课外知识] 清明节关于农业的谚语

[复制链接]

1. 清明时节天转暖,柳絮纷飞花争妍。

2. 降水较前有增加,一般年份仍干旱,

3. 有的年份连阴雨,寒潮侵袭倒春寒。

4. 地温稳定十三度,抓紧时机播春棉,

5. 看天看地把种下,掌握有急又有缓,

6. 棉花播下锄梦花,提温保墒效果显。

7. 涝洼地里种高粱,不怕后期遭水淹。

8. 瓜菜分期来下种,水稻育秧抢时间。

9. 麦苗追浇紧划锄,查治病虫严把关。

10. 继续造林把苗育,管好果树和桑园,

11. 栽种枣槐还不晚,果树治虫喂桑蚕。

12. 牲畜配种抓火候,畜禽防疫要普遍,

13. 大力提倡种牧草,种植结构变“三元”。

14. 鲤鲫亲鱼强育肥,适时栽种苇藕芡,

15. 捕捞大虾好时机,昼夜不离打鱼船。

16. 家鼠田鼠一齐灭,保苗保粮疾病减。

17. 雨淋坟头钱,春苗出齐全。

18. 淋透扫墓人,耩地不用问。

19. 清明有雨麦苗肥,谷雨有雨好种棉。

20. 清明有雨春苗壮,小满有雨麦头齐。

21. 清明前后雨纷纷,麦子一定好收成。

22. 清明湿了乌鸦毛,今年麦子水里捞。

23. 清明雨渐增,天天好刮风。

24. 关门风,开门住,开门不住过晌午。

25. 大风不过晌,过晌呼呼响。

26. 大风不过晌,过晌刮得狂。

27. 夜里起风夜里住,五更起风刮倒树。

28. 夜间星稀,明天风起。

拓展阅读:

历史发展

相传大禹治水后,人们就用“清明”之语庆贺水患已除,天下太平。此时春暖花开,万物复苏,天清地明,正是春游踏青的好时节。踏青早在唐代就已开始,历代承袭成为习惯。踏青除了欣赏大自然的湖光山色、春光美景之外,还开展各种文娱活动,增添生活情趣。

清明节流行扫墓,其实扫墓乃清明节前一天寒食节的内容,寒食相传起于晋文公悼念介子推一事。唐玄宗开元二十年诏令天下,“寒食上墓”。因寒食与清明相接,后来就逐渐传成清明扫墓了。清明时期,清明扫墓更为盛行。古时扫墓,孩子们还常要放风筝。有的风筝上安有竹笛,经风一吹能发出响声,犹如筝的声音,据说风筝的名字也就是这么来的。

北宋时期清明节很是普遍,现在流传下来的张泽端的<<清明上河图>>描绘的就是北宋徽宗年间清明时节东京汴梁(开封)汴河两岸的人物景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Powered by 5wangxiao

© 2007-2021 5wangxiao.Com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