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在地震发生前,有许多动物都有异常的反映,因为他们能够感知不寻常的现象。下面是优学语文网小编收集整理的动物预报地震的谚语,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动物预报地震的谚语: 1. 大震声发沉,小震声发尖。 2. 响得长,在远程;响得短,离不远。 3. 先听响,后地动,听到响声快行动。 4. 上下颠一颠,来回晃半天。 5. 离得近,上下蹦;离得远,左右摆。 6. 上下颠,在眼前;晃来晃去在天边。 7. 震前动物有前兆,密切监视最重要。 8. 骡马牛羊不进圈,老鼠成群往外逃。 9. 鸡飞上树猪乱拱,鸭不下水狗狂叫。 10. 冬眠老蛇早出洞,燕雀家鸽不回巢。 11. 兔子竖耳蹦又撞,游鱼惊慌水面跳。 12. 家家户户细观察,综合异常作预报。 13. 房子东西摆,地震东西来;要是南北摆,它就南北来。 14. 喷沙冒水沿条道,地下正是故河道。 15. 冒水喷沙哪最多?涝洼碱地不用说。 16. 豆腐一挤,出水出渣;地震一闹,喷水喷沙。 17. 洼地重,平地轻;沙地重,土地轻。 18. 砖包土坯墙,抗震最不强。 19. 酥在颠劲上,倒在晃劲上。女儿墙,房檐围,地震一来最倒霉。 20. 地基牢一点,离河远一点;墙壁好一点,连结紧一点;房子矮一点,房顶轻一点;布局合理点,样子简单点。要想再好点,互相多学点。 地震前动物的反应: 动物为什么能事前知道地震?因为许多动物的器官对自然灾害特别敏感,它们比人能提前知道灾害的来临。如2023年2月4日海城、营口发生的7.3级地震前一个半月,就有冬眠的蛇出洞;许多鹅惊慌失措,乱叫不进窝,有的还飞起来。震前一两天猪不吃食,用力爬墙、拱门。地震前两天小猎互相乱咬,十几条小猪的尾巴都被咬掉。一只黑母鸡就在2月4日地震时飞上了树。一条雌马甲鱼在埒前20分钟突然翻腾,跃出水面,并发出尖叫声。营口一生产队有6条牛,震前头一天,有4头牛打呆拼角,2头牛拼命用蹄子刨地;鹿场的一群梅花鹿突然乱跑乱窜,有的前腿被挤骨折。 中国科学院对鸽与地震关系进行了实验观察,发现鸽子的胫骨的腓骨之间骨膜附近,有种椭球状小体,比小米还小,约有百余颗,有神经连着,形如一串葡萄。它们对震动十分敏感,刺激振幅达十分之几微米,就引起神经电发放。生物物理所用100只鸽子实验。将50只鸽子腿上的小颗粒切除,另50只保留不动,在4级地震前,后者惊飞不已,前者安静如常。说明切除腿部颗粒后与中枢神经失去了联系。 震前动物有预兆,群测群防很重要。 牛羊骡马不进圈,钎不吃食狗乱咬。 鸭不下水岸上闹,鸡乱上树高声叫。 冰天雪地蛇出洞,大猫携着小猫跑。 兔子竖耳蹦又撞,鱼跃水面惶惶跳。 蜜蜂群迁闹轰轰,鸽子惊飞不回巢。 家家户户都观察,综合异常作预报。 目前,除通过地磁、重力、地下水位、水温等震前兆观测手段,进行地震监测预报研究外,人们还根据某些动物的异常反应,来判断是否会发生地震。 资料表明,地震前有异常反应的动物大约有130多种,反应普遍、较为确切的有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等20多种动物。 我国地震地区民间有这样的谚语:“鸡在窝里闹,猪在圈里跳,鱼在水里跃,狗叫羊也跑,地震快要到。” 地震发生,如何自救 “地震发生后,有人选择跳楼,这是最不明智的选择。”王佩莲说,破坏性地震,从人感觉震动到建筑物被破坏,平均只有十二秒钟,在这短短的时间内,不要惊慌,应根据所处环境迅速作出选择。 王佩莲告诉大家,地震时应立即切断电源,关掉煤气。如果住的是平房,可以迅速跑到门外。 如果住在高层,不可使用电梯,不要跑向阳台,要就近躲避,整体性好、小跨度的厕所和厨房处躲避最为安全,写字台、内墙墙根、墙角、床下,也可暂避。震后迅速撤离,以防余震。 “如在街道上遇到地震,应用手护住头部,迅速远离楼房,到街心一带。”王佩莲说,如在郊外遇到地震,要注意远离山崖、陡坡、河岸及高压线等;如果震后不幸被废墟埋压,要尽量保持冷静,设法自救。无法脱险时,要保存体力,耐心等待救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