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雨水,春季的第二个节气,意味着春天的正式到来,春雨纷扬洒落大地。下面是优学语文网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雨水节气的气象谚语,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雨水节气的气象谚语: ◆ 有关节气的天气谚语很多,特别是在长江流域和江南广大地区广为流传的谚语有: 雨水日晴,春雨发得早。(赣) 雨水有雨,一年多水。(湘) 雨水落雨三大碗,大河小河都要满。(湘) 雨水落了雨,阴阴沉沉到。(赣) 雨打雨水节,二月落不歇。(赣) 雨水明,晴。(湘) ◆ 雨水节气的寒、暖、风、雷现象对未来天气有一定的指示作用,长江流域及江南有关这方面的气象谚语也有不少,例如: 冷雨水,暖;暖雨水,冷惊蛰。(桂) 暖雨水,冷惊蛰,暖。(桂) 雨水前雷,雨雪霏霏。(苏) 雨水节气南风紧,则回春旱;南风不打紧,会反春。(湘) ◆ 雨水节气时,雨下在早晨和晚上可以预兆出未来不同的天气,这方面的谚语有: 雨打五更头,午时有日头。(浙) 早晨下雨当天晴,晚间下雨到天明。(苏) 早雨不会大,只怕午后下。(湘) 早雨晚晴,晚雨一天淋。(桂) 开门见雨饭前雨,关门见雨一夜雨。(浙) 早晨落雨晚担柴,下午落雨打草鞋。(湘) 早雨天晴,晚雨难晴。(苏、浙) ◆ 有关夜(晚)雨的气象谚语有: 雨滴黄昏头,行人不要愁;雨滴鸡开口,行人不要走。(赣) 雨打夜,落一夜。(浙) 夜雨三日雨。(浙) 白天下雨晚上晴,连续三天不会停。(吉) 雨下黄昏头,明天是个大日头。(陕) 晚上下雨白天晴,晒得泥草青又青。(赣) ◆ 有关春雨的气象谚语有: 一场春雨一场暖,一场秋雨一场寒。 一场春雨一场暖,十场春雨穿单衣。 雨水节气的农业谚语: 七九河开,八九雁来。 七九六十三,路上行人把衣宽。 七九八九雨水节,种田老汉不能歇。 雨水到来地解冻,化一层来耙一层。 麦田返浆,抓紧松耪。 顶凌麦划耪,增温又保墒。 麦子洗洗脸,一垄添一碗。 麦润苗,桑润条。 种地别夸嘴,全凭肥和水。 粪大水勤,不用问人。 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 低产变高产,水是第一关。 黄河水可用不可靠,来水赶快把麦浇。 黄河水可用不可靠,来水快把白茬浇。 水来蓄满塘,用时不慌张。 蓄水如囤粮,水足粮满仓。 水满塘,粮满仓,塘中无水仓无粮。 水是庄稼血,肥是庄稼粮。 水是庄稼血,没有了不得。 水是金汤玉浆,灌满粮囤谷仓。 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 种地不上粪,等于瞎胡混。 人靠地养,地靠粪养。 会耕会耪,无粪不长。 粪是庄稼宝,离它长不好。 待要庄稼好,底粪要上饱。 地里铺上粪,家里座上囤。 春天粪筐满,秋天粮仓满。 春天比粪堆,秋后比粮堆。 雨水节气天气特征: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属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后继之雨水。且东风既解冻,则散而为雨矣。”意思是说,雨水节气前后,万物开始萌动,春天就要到了。如在《逸周书》中就有雨水节后“鸿雁来”“草木萌动”等物候记载。 古代将雨水分为三候:“一候獭祭鱼;二候鸿雁来;三候草木萌动。”,雨水三候对应的花信“一候菜花,二候棠棣,三候李花”此节气,水獭开始捕鱼了,将鱼摆在岸边如同先祭后食的样子;五天过后,大雁开始从南方飞回北方;再过五天,在“润物细无声”的春雨中,草木随地中阳气的上腾而开始抽出嫩芽。从此,大地渐渐开始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雨水不仅表征降雨的开始及雨量增多,而且表示气温的升高。雨水前,天气相对来说比较寒冷。雨水后,人们则明显感到春回大地,春暖花开和春满人间,沁人的气息激励着身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