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随着世界自然地理的变化,地震频发,引起人们对于地震的关注。下面是优学语文网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预兆地震的谚语,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可以预兆地震的谚语: 震中震中,电话不通; 必须自救,才能保命。 八方来了响,在这儿甭讲。 大震声发沉,小震声发尖。 地震快来到,猪在圈里闹; 鸡飞狗也叫,牲口不进棚; 老鼠先跑掉,蛇也要过道。 地震站不稳,抱树莫靠墙。 井水是个宝,前兆来得早。 井水是个宝,地震有前兆; 水位升降大,翻花冒气泡; 有的变颜色,有的变味道。 无雨泉水浑,天干井水冒。 响声一报告,地震就来到; 上下颠一颠,来回晃半天。 房子东西摆,地震东西来; 要是南北摆,它就南北来。 为了防地震,记住多一点: 地基牢一点,离河远一点; 墙壁好一点,连结紧一点; 房子矮一点,房顶轻一点; 布局合理点,样子简单点; 要想再好点,互相多学点。 砖包土坯墙,抗震最不强; 酥在颠劲上,倒在晃劲上。 地震一闹时,喷水又喷沙; 豆腐挤一挤,出水又出渣。 大震将至要果断,迅速行动快避险; 见到了,要报告。为什么?闹预报; 临震前,一瞬间,地声隆隆地光闪; 响得长,在远程;响得短,离不远。 地下水,有前兆:不是涨,就是落; 甜变苦,苦变甜;又发浑,又翻沙。 地震闹,雨常到,不是霪来就是暴; 喷沙冒水沿条道,地下正是故河道。 离得近,上下蹦;离得远,左右摆。 冒水喷沙哪最多?涝洼碱地不用说; 洼地重,平地轻;沙地重,土地轻。 女儿墙,房檐围,地震一来最倒霉。 上下颠,在眼前;晃来晃去在天边。 先听响,后地动,听到响声快行动。 人间气候不断变,遇难机时靠自己。 震前动物有预兆,群测群防很重要; 牛羊骡马不进厩,猪不吃食狗乱咬; 鸭不下水岸上闹,鸡飞上树高声叫; 冰天雪地蛇出洞,大鼠叼着小鼠跑; 兔子竖耳蹦又撞,鱼跃水面惶惶跳。 蜜蜂群迁闹轰轰,鸽子惊飞不回巢; 家家户户都观察,发现异常快报告。 应急避震的原则是什么? 1、保持冷静,不慌张,沉着应对 地震发生时应立即采取应对行动,动作要迅速,但一定不能惊慌,不能盲动,否则将造成无谓的伤害或不必要的损失。很多既往的案例都充分说明:沉着应震,临震不慌,将自己的既有知识技能都发挥出来,避震效果最好。面对地震盲目逃生,拥挤、踩踏、跳楼等造成死亡或伤残,都是可以避免的。 2、因地制宜,不要墨守成规 每个人在震时所处的环境各不相同,所进行的活动千差万别,面对的地震险情也各式各样,因此,避震方式不可能千篇一律。例如,地震发生在白天还是晚上?居住在平房还是楼房?房子是不是坚固?是跑出室外避震,还是在室内安全处等待?室内的桌椅是否足够结实?室内有没有避震空间?室外是否安全?等等。不同的人面对不同环境条件不应教条的采取一致的措施应急避震。应该根据实际情况不同,利用身边的环境,发挥自己的避震知识和技能,选择适合的方式避震。 3、行动果断,不要因为犹豫耽误避震时间 地震发生是一瞬间的事情,给你逃生避震的时间可能只有几秒钟,能否安全避震,就需要在这几秒钟的时间内作出决定,容不得思前想后,犹豫不决。特别是有些人本已经逃出屋外,由于贪念屋内财务,又转身回去寻找,结果自己被埋压。使本来的成功避震变为自己主动送命的过程。 4、身处公共场所要服从统一指挥,不可擅自行动 如果地震时你处在公共场所,身边人员较多,那么擅自行动,没有秩序,只顾自己的避震行为可能使自己遭遇更大的不幸,还可能连累别人失去避震的机会。公共场所通常有紧急疏散指示、路线,如果能够按照紧急疏散路线有序疏散,大量人群可以利用有限的时间最充分的保障自身安全。而一旦有人不听从指挥,横冲直撞,打乱了疏散的秩序,很可能是耽误了自己和他人的性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