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考生和家长往往只注重进行考前心理调节,高考后心理问题却关心甚少。专家介绍说,从考试结束到成绩公布前后这段最容易被忽视的时间里,60%70%的考生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成绩焦虑,近20%的考生会因为过分焦虑而影响了日常生活。因此,在这一关键时期,除了考生必须保持平常心态、注意自我调节外,家长也要注意帮助孩子调节心理。 考后易出现哪些心理表现 据心理专家介绍,有的考生感觉考得很好,以出游或狂欢来表示庆祝,但此时由于人的神经处在高度兴奋状态,做事很容易失手,结果出现一些意外,如溺水、受伤等;另外,也有的人是自己感觉考得好,但实际成绩并不理想,这种考生家长和老师要注意帮他们分析考试的实际情况,去除如马虎、考场紧张、考试堵车等不利的干扰因素,评估出一个浮动值,在此基础上算分会更准确些,这样也就避免发榜后出现实际成绩和估分落差太大而带来难以承受的心理打击;另一种就是感觉考得不好的同学,建议这样的考生要首先问问自己到底是不是一定就真的会分数很低,要以分数实际出来见分晓,而且要给自己树立低来低走的心理,人生的路很多,不可能因为一条路走不通就堵住了所有出路。 哪些情绪应引起注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