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宏观层面上说,首先,家长应该反思自己的教育方法是否正确,而不是一味的责怪孩子。其次,家长要做孩子的半个参谋和半个后勤,而不是做孩子的指导者。家长还要与孩子交朋友,了解孩子在想些什么,与孩子平等讨论问题。另外,家长要注意发现孩子的优点,并且及时表扬。 从具体操作层面上说,家长要尽量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循序渐进定目标。家长给孩子提要求、定目标,要尽量恰如其分,要帮助孩子树立一个跳一跳,够得到的目标,不要总是不满足,不要将目标定得过高,不要只许成功,不许失败。要允许孩子偶尔有几次失败。这样,可减轻孩子过大的精神压力,坚定其学习信心。 第二,追根溯源查原因。做作业、考试出现差错、丢分是孩子常见的事故。有 的家长和老师见孩子丢分,不去认真地研究分析,而是没头没脑地训斥一顿,结果,孩子也不明白怎样才能避免差错或少丢分。应该帮助孩子认真分析错题,查找丢分原因,然后寻找方法,对症下药。如果孩子从小就养成及时反思、认真总结的良好学习习惯,那么,在今后孩子漫长的学业过程中,家长就可以少操许多心。 第三,物色学伴增兴趣。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孤独就是压力。现在的中、小学生,多数都是独生子女,独生子女往往会感到缺伴的孤独和学业的枯燥。家长可以在住所周围或亲朋好友中,为孩子寻找一个同年级或相邻年级的孩子,邀请其来与孩子一道学习,也可带孩子登门求教。当孩子有一两个能说说话、谈谈心的学伴时,心理压力就会轻得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