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5月1日起启动垃圾强制分类。为帮助居民更好开展垃圾分类,北京市城管委发布《居民家庭生活垃圾分类指引》,建议居民在家中设置“两桶一袋”,以便分类收集垃圾。 Mandatory citywide garbage sorting began in Beijing on May 1. To help people classify their domestic rubbish, a guideline released by the city's urban management commission advised residents at home to equip themselves with two bins and a bag to separate waste conveniently. 北京市朝阳区呼家楼北里社区的垃圾分拣员正在进行垃圾二次分拣。5月1日起,新版《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实施,北京垃圾分类从此步入规范化、科学化、法治化轨道。根据条例,生活垃圾分为厨余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其他垃圾四类,居民须将垃圾分类后方可投入对应的垃圾桶。“四桶”齐全的垃圾分类投放点逐渐在小区中铺开。绿色桶代表“厨余垃圾”、灰色桶代表“其他垃圾”、红色桶代表“有害垃圾”、蓝色桶代表“可回收物”。北京市还配套出台了《居民家庭生活垃圾分类对于3000余种垃圾如何分类投放,北京市城管委联合歌华有线推出的垃圾分类查询小程序“北京市垃圾分类宝典”已于4月中旬上线,市民输入垃圾名称或拍照上传图片,便可查询垃圾类别、如何投放。 《条例》明确,从垃圾产生源头到末端的处理,实行全流程分类管理。个人未按规定分类投放生活垃圾,采取先劝阻、警告,拒不执行再处50元以上200元以下罚款。要求餐饮、旅馆等经营方不得主动向消费者提供一次性用品;企业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袋,特别是严禁使用超薄塑料袋,违者最高可处5万元以下罚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