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这首《水调歌头》是东坡先生与弟弟分别七年不得团圆时所作,中秋佳节,望月怀人,写尽人世悲欢。而今年,有许鞍华执导,周迅、霍建华、彭于晏等联袂出演的电影几天前刚刚上映,以《明月几时有》为名,内中含义,不言自明。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借苏轼的“望月思人”之情“怀古”,追念那一段血泪交加的悲情历史。抗战和动荡中长夜漫漫,明月几时有?可明月终会有,就像它的英文译名所说,Our Time Will Come。 该片取材于真实的历史人物和事件,讲述以香港传奇女性“方姑”为代表的仁人志士克服重重困难,将何香凝、柳亚子、茅盾、邹韬奋等数百文化名人及爱国民主人士成功营救出战火纷飞的香港。许鞍华以“明月几时有”为题,大抵是在向那些无名英雄致敬。无数个籍籍无名的人共同在黑暗中穿梭,纵使人微势轻,也如流光同皎洁。 电影是有情怀的电影,原诗也是千古佳作,接下来,我们以许渊冲先生的译文为例,看看原诗里的事: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Prelude to Water Melody Sent to Ziyou on Mid-autumn Festival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On the mid-autumn festival, I drank happily till dawn and wrote this in my cups while thinking of Ziyo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