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其他] 葛浩文英译莫言的《变》:语义的不对等

[复制链接]

Howard Goldblatt(中文名葛浩文),美国著名的汉学家,是2017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作品的英文译者。他翻译了包括萧红、白先勇、杨绛、冯骥才、贾平凹、苏童、莫言、王安忆等二十多位名家的五十多部作品。

有人嘉奖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葛浩文功不可没。有人指出,大家把葛浩文捧得太高,他恰巧拿得一手好牌。

众说纷纭,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的译文,看看这位声名卓著的翻译家如何处理语义的不对等。是否处理得当,是否也有所偏差和失误。

以下是葛浩文翻译的莫言《变》中的一个片段,讲的是一个女学生把乒乓球打进了老师嘴里之后大家的反应。

例1)

围观者愣了片刻,接着便哈哈大笑,那位姓马的女老师本来就是个红脸皮,这一笑,脸皮红成了鸡冠子。

We were stunned, but only for a moment. Then we burst out laughing. A teacher by the name of Ma, whose face was red to begin with, turned the color of a roosters coxcomb.

分析:

1.葛浩文把“围观者”译成“我们”,这是很有问题的。因为“我们”很明显把“我”也囊括在内,据葛浩文译本来看,就是说我们都笑了。然而作者原意并非如此。莫言在后文就提到,“只有我没笑”。再者,围观者们这样的围观的形象也被忽略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Powered by 5wangxiao

© 2007-2021 5wangxiao.Com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