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翁失马”如何译? 作为记录人类历史及表达人类生活和思想的工具,每一种语言都有其深远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这就是口译相对于笔译的优势所在了。说话者用原语讲一句话,为了使听众能明白,而且时间允许的话,译员完全可以用几句,甚至十几句来完全传达这句话所蕴含的意思。而对笔译者来说,这就不太可能了。 1)成语、典故的许多成语、典故蕴意很深,且含意与字面意相差甚远,译员如果处理不好,就有可能使听众"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不仅达不到讲话人所要表达的效果,且有可能适得其反。 一般情况下,在不影响理解的前提下,对成语、典故的当然,还有一种比较理想的情况,就是译语中可以找到与原语相对应的表达法,这时,只要将其替代即可。如"班门弄斧"与"to teach one's grandmother to suck eggs","半斤八两"与"six of one and half a dozen of the other","画蛇添足"与"to paint the lily",等等。 2)笑话以及双关等文字游戏的笑话或文字游戏往往是无法由于文化的差异,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有不同的说话习惯,作为译员,就不能原样照搬,而应该译得合乎听众的习惯。 有个关于再如,中国人见面习惯问"吃了吗?",遇到这种情况,译员应将其译成一句英语中的问候语,如"Good morning.""Hello."等等,这样才算真正达到语际间转换的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