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口译中如何弥补中英文化的差异(通讯员供稿)

[复制链接]

由于不同的民族所处的生态、物质、社会及宗教等环境不同, 因而各自的语言环境产生了不同的语言习惯、社会文化、风土人情等等诸语境因素。不同文化背景造成人们说话方式或习惯也不尽相同。因此,在交流中,人们总喜欢用自己的说话方式来解释对方的话语,这就可能对对方的话语做出不准确的推论,从而产生冲突和障碍。

这些差异是口译译员在一、 问候

每个国家的问候语都是不同的,比如:有的中方主人在飞机场迎接外方的客人会说:"欢迎欢迎,一路辛苦了。"我们不能直译为:Welcome. You must be tired all the way?在英语思维习惯上,是对满脸倦容的人要表示关切的话而不是打招呼的问候。按英语习惯可以这样说:You've had a long trip. 或Did you have a long flight? 中文还有这样的恭维:"您年纪这么大,身体还是这么健康。"说英语国家没有类似的表达习惯。在他们的文化里,人们忌讳直接说对方年纪大。 不能译成:You are old but still look so healthy. 这样不但没有丝毫关心问候之意,却使别人以为你嫌他老不死。这下可把别人给得罪了。可以这样译:You look great. 或You look wonderful. 在较熟的朋友之间可以说:Your health is good. 二、 称呼

在书面语称呼上,对Dear Governor…或Dear Minister…这类身份较高的称呼上,通常不译为"亲爱的省长"、"亲爱的部长"这个Dear习惯用"尊敬的"。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中文听起来很自然,但在英语习惯里,"朋友们"通常方在女士们先生们之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Powered by 5wangxiao

© 2007-2021 5wangxiao.Com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