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汉语的人把羽绒、羊绒、兔绒、驼绒都看作绒,说英语的人却不这样看。对他们来说,羽绒是down,羊绒是cashmere,兔绒是Angora,驼绒是camel hair。 Cashmere一般译成开司米,是cashmere wool“开司米毛”或cashmere shawl“开司米披肩”的简称,织这种披肩用的是Cashmere goat“开司米山羊”身上的绒毛。Cashmere和Kashmir是同一个地名的两种不同写法,指的是位于巴基斯坦、印度和中国西藏交界处的克什米尔地区,当地的野山羊就叫cashmere goat。Cashmere是18、19世纪英国殖民主义者的写法,现在的正式写法是Kashmir。这里我们姑且仍沿用传统译名。 并不是开司米羊身上的毛全都是开司米毛或绒毛。这种羊身上实际有两层毛(a double fleece或two-coated fleece),即外层或上层毛(outer coating of hair)和内层或底层毛(undercoat或ground hair)或绒毛(underdown、down hair)。外层毛又粗(coarse)、又直、又硬,羊身上一年四季都有,起保护作用,称为护毛(guard hair),汉语把动物的这种毛称为毫,如羊毫、猪豪。绒毛,尤其是脖子周围的绒毛,纤细而柔韧,保暖性能极好,羊身上仅寒季才有,这种绒毛才叫cashmere。进入秋季后,随着日照时间越来越短,羊身上会长出绒毛,以抵御冬季的严寒;冬季过去,绒毛会逐渐自然脱落。牧羊人会在换毛时节(molting season)用梳子把绒毛梳下来,或干脆用羊毛剪把羊身上所有的毛都剪下来,经过去毛(dehairing)这道工序,把护毛除去,才能把绒毛纺成线,织成各种羊绒制品。不过如今任何长着这种绒毛的山羊,不论它养在哪里,是不是真正的克什米尔种,都叫cashmere goat,用其身上的绒毛织成的纺织品,只要符合羊绒行业内部规定的标准,都叫cashmere。 |